过年的习俗从何而起

2023-01-23 11:21:21 数码科技 1396

过年的习俗从何而起

节日起源

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以及天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古老传统节日多数形成于古人择吉日祭祀,以谢天地神灵、祖先恩德的活动。早期的节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天人合一、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则蕴含着礼乐文明深邃文化内涵。

“年”的概念,来自上古历法,《王表》与《三命通会》均有载:“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古人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天干承载的是天之道,地支承载的是地之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运;

故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运。天地定位,干支以定时空,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组合,形成了六十甲子,用以阐述天地人事。干支纪年法,以立春为岁首,交节日为月首。

上古干支历法的制定为节日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原始信仰与祭祀文化是年节形成的重要因素。春节是由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上古时代人们以一年农事结束后在新一年开端的岁首,举行祭祀活动报祭天地众神、祖先的恩德,祈求丰年。

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还是可以从后世的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迹;如岭南部分地区沿承有在岁首(新年初一)拜岁的习俗,新年期间隆重盛大的拜神祭祖节仪活动,由此可见上古时代岁首祭祀的蛛丝马迹。

原始意义上的岁首,是指干支历法的“立春”,当天象“斗柄指寅”时,阴阳转化,阳和起蛰,品物皆春,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春节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与普及的过程。

年节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内涵,也记录着古代人们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

传统春节习俗:

办年货

的年俗文化源远流长,全国各地衍生出纷繁多样的过年习俗,南北迥异,各具特色。但是,备年货、送年礼却是几乎全国上下的“过年必备”。

的家庭过年前要购买大量的“年货”,春联、福字、新衣服以及过年期间的食品(过年市场多不开门)。办年货是人过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祭灶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二十四日祭灶,是日入夜后要把灶台刷干净,把旧的灶君取下烧掉,除至夕日晨早把新像贴上,一送一迎,都要摆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烧香、点烛、放纸炮。

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祭灶在民间有几千年历史了,灶神信仰都是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

扫尘

在民间,新年前夕有“腊月二十四,扫尘(亦称扫屋)的习俗。民谚称“二十四,扫房子”。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民间称做“扫尘日”。

贴年红

年二十八、二十九或三十日家家户户“贴年红”(年红是春联、门神等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统称)。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贴春联也叫贴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据说这一习俗在明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对联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贴法也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窗花与“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倒(到)”。

大门的福字不能倒贴,大门是迎福纳福的地方,福字应该正贴。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夜饭

年夜饭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农历除夕晚餐。年夜饭来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礼。一年一度的年夜饭对人是极其重要的,一家老小互敬互爱、共叙天伦,围坐餐桌旁,倍感幸福。

人们十分注重除夕的“团年饭”,除合家团圆、聚天伦之乐外,也祈求一家大小平安,在外工作的人都赶回来过新年。团年饭是过春节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吃团年饭前先祭祖、拜神,香烛烧完才开饭。

席上一般有鸡(寓有计)、鱼(寓年年有余)、蚝豉(寓好市)、生菜(寓生财)、腐竹(寓富足)等以求吉利。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守岁的民俗主要表现为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灭,守岁谓之“燃灯照岁”,即大年夜遍燃灯烛,所有房子都点上灯烛,还要专门在床底点灯烛,谓之“照虚耗”,据说如此照岁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

古时南北风俗各异,古时北方守岁习俗主要为熬年夜,如晋朝周处所著的《风土记》中说:除夕之夜大家各相与赠送,称“馈岁”;长幼聚欢,祝颂完备,称“分岁”;终岁不眠,以待天明,称“守岁”。

有的地方在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压岁钱

压岁钱

压岁钱,春节习俗之一,年晚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

在历史上,压岁钱是分多种的,一般在新年倒计时时由长辈分给晚辈,表示压祟,包含着长辈对晚辈的关切之情和真切祝福;另一种就是晚辈给老人的,这个压岁钱的“岁”指的是年岁,意在期盼老人长寿。可追溯的最早压岁钱在汉代,又叫压胜钱,并不在市面上流通,而是铸成钱币形式的玩赏物,有避邪的功能。

年例

年例,是最古老的习俗之一,由上古丰收祭祀演变而来。其主要礼俗内容是敬神、游神、摆醮、祭礼社稷,主旨是酬谢神恩,祈祷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国泰民安。

大体上是从正月初二起至正月底止,尤十五、十六日为最多,也有些地方是在农历二月份。农村年例大多以土地庙为中心,周围几个村子一起举行。

拜岁

岁首拜祭岁神,迎春接福。拜岁是中华民族流传至今最悠久的传统风俗之一。在辞旧迎新之际,都要感德神灵(祖先),对祖宗先辈表示孝敬之意和怀念之情。

这一传统习俗代代相传,所以人们总要举行祭祀仪式,感恩追始,祈福。时至今日,春节祭祀依然是春节的主要内容之一。敬天法祖与亲情伦理是春节历久弥新的重要要义。

拜年

拜年是自古就传承下来的年节文化传统,春节期间走访拜年是春节传统习俗之一,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拜年的意义所在是亲朋好友之间走访联络感情、互贺新年,表达对亲朋间的情怀以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新年,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现代社会通行的贺年卡在古代已经实行,早在宋代,皇亲贵族士大夫的家族与亲族之间已使用专门拜年的贺年片,叫做“名刺”或“名贴”。

燃爆竹

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关于爆竹的演变过程,《通俗编排优》记载道:“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

爆竹的原始目的是迎神与驱逐鬼怪。后来以其强烈的喜庆色彩发展为辞旧迎新的象征符号。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燃放爆竹已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娱乐活动。

粽子的文化背景过年的习俗从何而起

你觉得最毁原著的影视作品是哪部

谢谢邀请

我来说几部我很喜欢的小说,但是却被电视剧给毁了的吧。

1、第一个就是我非常喜欢的唐七公子的《华胥引》(我看这部小说的时候,还不知道有抄袭一说,粉丝们先别计较这个问题哈)。有一段时间,我很迷恋看“虐恋情深”的小说(是的,有一类小说是叫这个名字的,哈哈~)。然后就找到了《华胥引》这部小说,里面的每个故事真的都虐得我肝疼,不过也确实非常吸引我。不管是剧情和文笔,我当时都是很喜欢的。后来听说这部小说要拍电视剧,而且男主角还是我很喜欢的《步步惊心》里的八爷郑嘉颖,顿时充满了满满的期待。直到这部剧播出,看看这男主的造型:

这蓝绿色的飞刘海挑染是几个意思,这老气的妆容和服装又是几个意思?剧组没付服装造型的费用吗?不知道《步步惊心》了的八爷是长啥样吗?这两部剧的时间也就相差差不多两年,看把郑嘉颖毁成什么样了!

其实这部剧的女主也被毁得不轻,造型师对蓝绿色挑染和妆容有蜜汁喜好!其实女主之前在《我的青春谁做主》里的李霹雳,我还是很喜欢的。你能看出女主演这部戏的时候还不到25岁吗?总之这是一部活生生被男女主角造型拖累的电视剧!

2、第二部就是风弄的小说《孤芳不自赏》,这部被称为“第一好看的帝后小说”的网络小说,我当年也是差点把眼睛看瞎了。后来听说要拍电视剧,再后来看到他们的宣传海报。

这海报满满的质感有没有?我也是满怀期待的等到了电视剧的开播。然后,我又一次感受到了恶意满满的“照骗”是什么意思!这部满屏抠图风的电视剧,让我知道了的电视剧制作底线,就是没有底线!

3、最后再说一部让我纠结到不行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那就是赵丽颖和张翰主演的电视剧《杉杉来了》,由我非常喜欢的作家顾漫的小说《杉杉来吃》改编。这部小说我刷了无数遍,太甜也太搞笑了。当听说要拍电视剧,并且女主杉杉是赵丽颖扮演的时候,我脑子里面就“叮”的一声响,剧组太会选角了,赵丽颖就活脱脱是杉杉啊有么有!但是不幸的是,男主居然是张翰扮演,对于这个感觉“老子天下最帅”的偶像小生,说实话,我真的欣赏。他主演的片子我都本能的避开没看的。(粉丝们别拍我,你的偶像很优秀,只是我审美达不到而已哈~)然后等到这部电视剧播出的时候,我就陷入了天人交战,一边是喜爱的原著小说和可爱的颖宝,另一边是男主张翰。唉!后来勉强看了几集,男主实在让我出戏,我感受不到任何的甜和CP感。最后忍痛弃剧了!所以这部电视剧虽然评价不错,但是对于我本人而言,也是被毁了的……

其由来和文化内涵是什么

类似的问题以前曾经回答过,今天再说一点。

个人认为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伴随产物,它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非一时一地一人之创造,端午节也不例外。一、端午节的起源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主要有四种说法。

一种观点认为,端午节起源于恶日禁忌说,这主要来自北方。古人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很不吉利,有“不举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出生的婴儿难以抚养成人,一旦抚养则男害父、女害母。这一习俗差点要了战国四君子之一孟尝君田文的命。这家伙的生日恰巧是五月初五,刚一出生便惹得其父田婴十分不快活,几次三翻想把他干掉,多亏其母庇佑才得以成人。

第二,据闻一多先生考证,端午节是吴越民族举行龙图腾祭拜活动的节日。这个观点主要源自南方地区,迄今南方还有赛龙舟的习俗。据近古发现推断,新石器时代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活着一个以龙为图腾的民族——百越族,而端午节很有可能是他们因祭祖而创立的。

第三,据今人黄石、谦等人考证,“吃粽子”“斗草”等是夏商周时期夏至的风俗,所以端午节应源于夏至。

第四种观点则认为端午节为纪念屈原、或伍子胥、或曹娥等人而设立的,其中以纪念以身投江殉国的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但似乎不太靠谱,连距今一千多年的唐人都不太相信(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文秀)。考究端午节的风俗,许多在屈原之前早已有之;再者,屈原身为楚国贵族大臣曾力挺联齐抗秦,秦始皇一统华夏后怎会允许百姓祭奠屈原?

如果把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放到文明发展史中去考量,以上说法似都比较偏颇。

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伴随产物,它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非一时一地一人之创造。疆域幅员辽阔,古代交通不便,人们的生活圈子相对封闭,风俗自会因时因地而异,有“十里不同俗,百里改规矩”之说。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经济文化的交流,各地风俗在相互吸收融合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些特定的,具有普遍性的节日风俗。

就端午节而言,在先秦时期,南北方的“节日”风俗是单线发展的,各有所侧重,秦朝统一全国后,南北经济文化得以快速交融,端午节在此基础上正式形成。

二、端午节主题的演变

推测人们设立端午节的最初原因,大概是为了避恶、祛病、防疫。

端午节时逢夏至前后,天气逐渐炎热,各种戾气和疫病开始滋生和传播,于是祛病防疫就显得十分重要。洗兰浴(“五月蓄兰为沐浴也”《礼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荆楚岁时记》)、插艾草、吃大蒜、擦雄黄酒、戴香包、避五毒等习俗,无不彰显了端午节避恶祛病防疫的主题,这个风俗至少传袭到汉代(“是月蓄药,以蠲除毒气”《夏小正》;“五月五日,以朱索五色为门户饰,以止恶气”《后汉书》)。

后来到隋唐时期,原来具有特定意义的节日风俗活动,逐渐演变为带有娱乐性质的节日活动,原来的祛病、防疫主题,则逐渐淡化了。

三、中韩端午之争

因为端午节,还跟韩国起了一点争执。

2005年,中、韩两国几乎同时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递交了端午节加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申请,但遗憾的是最终由韩国的“江陵端午祭”胜出,对此国人颇有微词(据专家说,韩国的端午祭与的端午节不是事)。

直到2009年,的端午节才成功申遗(共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湖北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湖南汨罗市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和江苏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

近年来,国家强调增强文化自信,加大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一方面积极向国际组织申遗,一方面通过立法、成立相关组织、设立保护基金等,大力外来文化的侵略,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一些曾经风靡一时的,与国情八竿子打不着的洋节基本销声匿迹。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冒犯请联系删除。

上官萌萌数码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