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体词典会不会退出历史舞台

2023-02-04 22:11:42 数码科技 1396

印刷体词典会不会退出历史舞台

这个问题其实是肯定的,但是印刷体词典会用一个其他的存在!

我们以《牛津大辞典》为例,来进行分析:

记得,前一段时间,《每日电讯报》刊载了一则新闻,似乎是在纸质书的上钉上了最后一颗钉子—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近日宣布,鉴于互联网与电子图书的影响,已经有126年历史的《牛津大词典》(TheOxfordEnglishDictionary)正在修订的第三版可能不会推出纸质版本,而只是在网络上推出电子版本。出版社的发言人表示,目前并未完全排除推出纸质版本的可能性,“只要届时有足够多的订单就行”。然而,考虑到目前通用的《牛津大词典》第二版高达750英镑的售价,以及20册60公斤的重量来看,前景不容乐观。

从未盈利的《牛津大词典》

人类历史上第一本真正的英语词典由塞缪尔·约翰逊博士(SamuelJohnson)花费九年时间独立编纂,于1755年发行。直至1884年《牛津大词典》出版,它才被取代。第一版《牛津大词典》从第一册到最后一册出版完毕共历时44年。第二版在1989年出版,总共20册,至今共售出约3万套。过去10多年里,由80名学者组成的队伍始终忙于修订和更新《牛津大词典》第3版,不过目前只完成了28%的词条,彻底完工估计还要十年以上的时间。虽然《牛津大词典》在全球范围内名声如雷贯耳,但却从未盈利过。词典的修订工作每年需要花费700万英镑,令出版社入不敷出。“这些都属于长期的修订计划,根本就无法从中盈利,但我们还是决定要坚持这么做”,牛津大学出版社总裁NigelPortwood如是说。在解释为何要取消发行纸质版时,Portwood表示,面对电子书的浪潮,纸质词典可能最多也就只有30年的寿命了,之后很可能会退出历史舞台,“词典的纸质书市场不断萎缩,以每年百分之几十的速度递减”。

《万物的意义:牛津大词典的故事》(TheMeaningofEverything:theStoryofOxfordEnglishDictionary)一书的作者SimonWinchester表示,词典走向在线模式的大趋势其实“一早就能预见得到”。“大概六个月前我还坚信纸质书很可能会一直存在下去,但自从iPad出现后,我的想法彻底改变了。我自己书架上就有两套完整的《牛津大词典》,但我从来都不会翻开它们,因为我使用的是网上的《牛津大词典》,平均每天都会在线查阅几次。同样情况也发生在其余许多参考书上,相信不久的将来,我都只会在线查阅参考书了。”事实上,早在十年前,《牛津大词典》便已推出网络版本,每月点击率达到200万次,用户每年付费240镑,便可随时在线查阅,而且网络版本不断更新,最近的一次更新在今年年底,将会加入大量历史词条,令检阅变得更加方便。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在《每日电讯报》网站上,这篇新闻后面的网络跟帖中,网民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不少人为《牛津大词典》不再印刷而惋惜,但也有网民表示何种载体其实并不重要,关键是承载的信息不变。诚然,文字还是文字,相比纸质词典,电子版有诸多好处,比如更节省空间、随时随地便于查找等等。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来得容易,去得快”(Easycome,easygo):相比活动两下手指就能轻松获得答案,经过把一本词典从书架上取下,悉心翻阅页码,最后逐行查找到这个词语的过程后,你会更珍惜劳动所得,希望把这个单词牢牢记住,而不是过眼就忘。

记录英语词汇新趋势

好在牛津出版社表示,普通用户更加熟悉的同样由该出版社发行的单本《新牛津英语词典》(TheNewOxfordDictionaryofEnglish)还会继续印刷出版下去,大家也始终能在书店里买到。《新牛津英语词典》1998年首次与读者见面,与《牛津大词典》相同,也曾经过两次扩充修订,2003年发布了扩充后的第二版。不过,与《牛津大词典》努力加入被人遗忘的历史词条不同,《新牛津英语词典》标榜的是“忠实记录英语词汇使用的新趋势”。

上月出版的第三版《新牛津英语词典》又扩充了2000个新词,其中绝大多数都来自热点新闻或事件。其中,最广为人知的词语莫过于是Vuvuzela(呜呜祖拉)。《新牛津英语词典》赋予它的含义是:“一种长形的塑料乐器,喇叭状,演奏时可发出巨大的噪音,常被南非的足球迷们使用。”经过了今年的南非世界杯后,恐怕所有人都不会对呜呜祖拉感到陌生。这种产自浙江的塑料小喇叭原本是南非当地人用来驱赶狒狒等野兽的,结果到了世界杯上成为了南非人为喜欢的球队助威或者骚扰讨厌的球队的利器。如今,呜呜祖拉已经从南非世界杯走向了全世界,你可以在印第安纳州的校际联赛上听到它的声音,也会在达拉斯的开学典礼上被它惊到。欧足联则未雨绸缪地明文在自己举办的比赛中禁止了它。

还有许多新词与社会发展有关。比如现代人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于是人们时不时地要提醒自己和别人chillpill(冷静下来,固定用法是takeachillpill)或者chillax(平静下来,放松一下)。前两年开始的经济危机又导致人们只能staycation(在家过假期),而没钱外出度假,这都要怪toxicdebt(有很高违约风险的债务,如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次贷危机)。还有一些与时尚有关,比如专门观察预测时尚发展动向的人被称为coolhunter,而对时尚后知后觉的人则被称为cheeseball。容易大惊小怪的人是fussbudget,消极的人是hater,扫兴的人是buzzkill。

最有趣的一个新词莫过于是bromance(兄弟情,两个关系特别好但又不涉及恋的男人)。影评人迈克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专论曾拍过《刺马》、《独臂刀》、《边城三侠》等武侠电影的导演张彻作品中的“断袖疑云”,张彻晚年在写回忆录时还为自己辩驳了一番。时至今日,张彻只要说“我拍的只是bromance”,即是一句抵一万句。此外,张彻的徒弟、刚刚拿下电影节终身成就奖的吴宇森的电影中也充斥着bromance,不然《纵横四海》中周润发甘愿把钟楚红让给张国荣的桥段又该如何解释呢?

新加入的2000个词汇中有很多都来自网络与新媒体,比如microblogging(微博):以博客形式撰写的简短文字;netbook(上网本):英特尔创造的名词,专指用于上网的笔记本电脑)、dictionaryattack(字典攻击):破解密码的一种;paywal(l收费墙):网站为保护收费内容而设置的付费门槛;tweetup(推搭):Twitter上的网友在现实中见面;defriend(拉黑):将好友拉入黑名单中。

此外,还有一些外来词也被加入到《新牛津英语词典》中,比如日语中的hikikomori(家里蹲)。Hikikomori与英语中的nerd有些相似,但覆盖的含义更广。但它与日语中的otaku(宅男)是有较大区别的。相对而言,家里蹲比宅男更消极一些,宅男多有自己专业的研究领域。对于早已将日语中的“宅”字拿来自用的人来说,就更没有太多区别了。

一边是大部头的纸质词典即将被电子词典取代,一边是新词不断被加入到词典中,似乎这都是词典发展的必然趋势。不过,想要多说一句的是,假如你对纸质词典情有独钟,自然可以继续使用下去,至于没能被收入其中的新词,不妨寻求网络的帮助,能被灵活的运用才是词典存在的最大价值,也正因为有这样的存在价值,“词典之死”的日子还离我们很远很远!

塞缪尔怎么读印刷体词典会不会退出历史舞台

中文专业的人可以推荐一些提高文学素养的必读书目吗

其实说到推荐书目,作为一个中文科班出身的研究生,总有种诚惶诚恐的感觉,因为推荐书目其实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一般书读得越多的人越是谦逊。那些动辄就冠以"……必读书目"之类的文章我们虽然收藏了很多,但是再次打开的几率却远远小于我们当时的热情。

提高文学素养,简单来说就是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这其中其实是一个积淀的过程,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文学素养也不是你抱着名著啃几个月就能提高的,就好比很多人一上来就推荐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泰斗式人物的著作,你也知道它对提高你的文学素养有帮助,但是看着方块字都认识,连起来你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与书的相遇相知是要有一定机缘的,那么我们如果真的迫切想提高文学素养应该怎么做呢,其实就六个字"多读书,读好书。"先输入,消化,然后进行输出,自然而然你的文学素养就会有一定的提高。

如果你是中文专业科班出身的同学,你就在跟着老师节奏的基础上,学好各类文学史,掌握各种文学发展的脉络,并且提升对作品的鉴赏分析能力,在业余时间多朗读多背诵,相信经过几年的扎实基础和文学熏陶,你的文学素养自然而然就会提高。下面我主要是针对业余的文学爱好者,从三个方面来推荐一些有助于我们提高文学素养的书目。

1、入门级

对于非中文科班出身的人,虽然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训练,但是只要有一颗爱好文学的心,培养好自己的文学兴趣,照样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入门的话,我首先推荐读一些美学、哲学还有名家散文之类的书目,比如宗白华《美学散步》,朱光潜《谈美》,李泽厚《美的历程》,木心《文学回忆录》,古代经典著作《论语》《孟子》《庄子》,余秋雨《文化苦旅》《千年一叹》,王小波全集,鲁迅、沈从文、林语堂、朱自清、周晓枫、宗璞、苇岸的散文等等,这个阶段主要就是培养文学语感以及宏观的文学场,体会文字在名家手中展现出来的别样的美,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读一些解读诗词或重量级著作的相关书籍,比如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唐圭璋先生的《唐宋词简释》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等等,加强我们对文学批评解读的理解。

2、进阶级

当我们有了一定的审美感悟力、鉴赏力的时候,就打开了进入文学大门的钥匙,这时候我们应该系统地学习各类文学史和文学批评著作了。也就是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的融会贯通,文学史我推荐有:袁行霈先生的四卷本《文学史》,这一套教材也被选为很多大学的必修教材,经久不衰,足见它的地位之大,袁版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体系宏大、脉络清晰,通过这四本文学史,我们可以掌握到几千年文学发展的体系与框架,还有复旦大学出版社的章培恒、骆玉明版本的《文学史》是适合入门的古代文学史教材,这版教材注重文学作品的赏析,最适合培养文学感。外国文学史着重推荐猪尾朱维之先生的《外国文学史》,结构框架清晰,外国著作浩如烟海,还有因为语言、文化等各方面的隔阂,难以把握清楚,一本好的文学史可以帮助我们进入大门,了解文学发展脉络,形成"史"的眼光。现代文学史首推钱理群先生的《现代文学三十年》,这本书极富思想性与学者个人色彩,它以"文学思潮、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方面的发展构成脉络讲清楚每个十年文学的发展,是难得的良心之作,当代文学史推荐陈思和老师的教材《当代文学史教程》,这本书主要以作品作为探究文学发展的窗口,极富文学鉴赏力,其中还穿插有诸如"共名与无名""民间立场"等新鲜的思维,是入门的绝佳教材。文学理论著作首推童庆炳先生的《文学理论教程》,这本书也是经典,虽然其中有一些政治意味,但瑕不掩瑜,有益于我们了解基础性的文学理论知识,如果想要深入的话,还推荐吴晓东先生的《从卡夫卡到昆德拉》,那种独具慧眼的研究与别有会心的解读值得我们习。文学批评著作推荐北大系列的十五讲,生动性与思想性兼具。

3、内化级

当我们有了一定的文学鉴赏力和文学基础之后,这时候我们的视野会开阔很多,不拘泥于他人推荐的书目,我们有了一定的选择权,胡适先生讲过"埃及金字塔读书法",读书讲究博而精,现在我们处于金字塔的塔尖,我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文学体系,这时候就运用我们的自我选择权从心所欲读我们想读的书。

我私人推荐有四大名著和《梅》,其中体系繁复,值得我们一再品读,还有各类思想著作,诸如福柯《疯癫与文明》《规训与惩罚》,马克思韦伯《学术与政治》《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等等,这有助于打开我们的思维,融古贯今,还有俄国大部头著作,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法国雨果,巴尔扎克,司汤达,加缪,英国狄更斯,美国海明威,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等名家书籍,都这些书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选好译者,推荐王小波的一篇随笔《我的师承》,其中就大为赞叹傅雷、查良铮等前辈的译笔之美,傅雷译的巴尔扎克,杨绛译的《堂吉诃德》,王道乾译的《情人》,我们可以从其中学到真正的汉语之美!

总之,提高文学素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要有足够的耐心与韧劲,扎实读好书,我们读过的书就是我们的滋养,会内化为我们的气质!

应该按照什么顺序去学习

谢谢邀请。关于历史怎么学、学什么的问题,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始终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如果想要学习世界历史的话,历史学专业的学生自然是需要课本来入门,首先要学习通史,通史、史,后来就是一些专门史的课程,学习一些理论,研读一些数目,还有相应的一些课程培训。细分为史和世界史又有不同。如果是个人兴趣来学习世界历史的话,就不需要教材了,选择一两本入门著作即可,比如《全球通史》,通读一遍之后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或是需要了解的来进行分类,可以按照地区国别分类,也可以按照政治史、文化史这样来分类,还有按照时期地域来分类,可供研究的领域有很多,看个人的兴趣点在哪里。将自己的兴趣点细化之后,目标就比较明确了,与刚开始看通史书的茫然有很大区别,不过很可惜许多人都在通史阶段止步不前了,读史书是很枯燥的,尤其是自己没有目标的时候,很容易读不下去,所以需要早早的明确自己的兴趣点。可以通过读各个方面的史书来寻找兴趣点,比如政治方面可以读基辛格的《世界秩序》,文化方面可以读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这些是偏现代的,对古代和中世纪感兴趣的都可以找来相关的著作,会比读史书要有意思。世界历史的特点之一就是包罗万象,地区、国家、时期,总会有感兴趣的点。学习历史不是简单的以史为鉴,历史不一定非要用来对比现在,就把历史单纯的当作历史,抱着一颗求知的想要了解过去的心态去学习会更加自在。

上官萌萌数码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