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使君舂陵行

2023-02-06 21:24:38 数码科技 1396

送元使君舂陵行

不是送元使君舂陵行,是《同元使君舂陵行》。

《同元使君舂陵行》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为大历元年(766年)在夔州所作,是作者读完元结《舂陵行》及《贼退示官吏》两首诗后的感怀之作,体现了杜甫伤时忧国的思想。

作品原文:

同元使君舂陵行(有序)

有序:览道州元使君结《舂陵行》兼《贼退后示官吏作》二首,志之曰:当天子分忧之地,效汉官良吏之目。今盗贼未息,知民疾苦,得结辈十数公,落落然参错天下为邦伯,万物吐气,天下少(一作“小”)安可待矣。不意复见比兴体制,微婉顿挫之词。感而有诗,增诸卷轴。简知我者,不必寄元。

遭乱发尽白,转衰病相婴。

沈绵盗贼际,狼狈江汉行。

叹时药力薄,为客羸瘵成。

吾人诗家秀,博采世上名。

粲粲元道州,前圣畏后生。

观乎舂陵作,欻见俊哲情。

复览贼退篇,结也实国桢。

贾谊昔流恸,匡衡常引经。

道州忧黎庶,词气浩纵横。

两章对秋月,一字偕华星。

致君唐虞际,淳朴忆大庭。

何时降玺书,用尔为丹青。

狱讼永衰息,岂惟偃甲兵。

凄恻念诛求,薄敛近休明。

乃知正人意,不苟飞长缨。

凉飙振南岳,之子宠若惊。

色沮金印大,兴含沧浪清。

我多长卿病,日夕思朝廷。

肺枯渴太甚,漂泊公孙城。

呼儿具纸笔,隐几临轩楹。

作诗内,墨淡字欹倾。

感彼危苦词,庶几知者听。

作者: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男,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襄阳行原文是什么送元使君舂陵行

南宋马上就不行了

襄阳之战,宋军虽损失不小,但仍拥有相当强大的力量;襄阳丢失,大宋虽失重地,但其仍然拥有相对完整的防御体系。

可是,仅3年,南宋就被灭了。

而在此之前,从1234年到1273年,将近40年间,蒙古军虽占据相当优势,却仍然总体上与宋处于相持阶段,无法打开局面。

那么,为何襄阳沦陷后,南宋就如此迅速败亡呢?

襄樊之战前,蒙古打不开局面

1234年,金灭亡后,蒙古军主力北还,南宋趁机发起“端平入洛”,一举收复三京(东京开封、西京洛阳、南京归德)。

蒙古军回过头来,大败宋军,并随即发起了攻宋战争。

窝阔台兵分两路,一路攻襄阳、汉阳,一路攻今四川。

开战后,蒙古军连战连胜,攻占了襄阳、成都都要点,气势如虹。

然而,蒙古军旋即遇到瓶颈。

四川方向,蒙古军一度攻占成都,大掠四川腹地,“凡四川府州数十,歼其七、八”,但是,当蒙古军主力因故北还后,宋军在孟珙带领下站稳脚跟并组织反击,收复了一些地区,双方在四川陷入长期僵持。

东线的情况也类似,蒙古军一度攻占襄阳等地,但旋即宋军也站稳脚跟,并收复了襄阳等地。

由于对宋作战一时打不开局面,窝阔台此后将重点调为向西亚等地扩张,大战暂告一段落。

窝阔台之后,蒙哥调整了伐宋战略。

蒙哥集结一支机动部队,从西面绕过宋军占据的要点,直插在南宋西南立国的大理。他计划在灭大理后,即可从南宋背后进攻,既可北上攻击四川的宋军,也可以东进鄂州,规避其不善水战的弱点,不用水战而突破长江,一举灭宋。

在攻灭大理后,蒙哥认为大迂回已经完成,于1257年诏命诸王、诸将大举攻宋,兵分三路攻宋。

其中,蒙哥亲自统帅的攻四川作战是作战的重点。

然而,尽管蒙哥连续攻破嘉陵江沿岸山寨,却对钓鱼城一筹莫展,并最终死于钓鱼城。

可以说,蒙古攻宋之战,尽管取得不少胜利,攻取不少地方,但南宋的防御体系依然稳固,双方仍然处于相持状态。

蒙古军的短板决定其成绩

蒙古军之所以长时间无法打开局面,是受其短板所限。

自南宋抗金立国以来,已经形成了完善、巩固的防御体系。

西面则依托四川、重庆山地,东面则依托淮河、汉水,在长江以北构成防线。

蒙古骑兵天下无敌,但其水战、山地作战则不甚擅长。

蒙哥大迂回战略想法虽然很好,确实能一定程度上规避其短板,但如果改变这两个短板,无法从正面突破南宋的汉水、山地防线,仅靠云南方向过来的孤军也打不开局面。

同时,蒙古军虽善战,但在中原等地始终缺乏足够的治理手段,中原地区的生产秩序、统治秩序一直得不到恢复,大军作战,仍然常常要靠劫掠,难以支撑灭宋这样的作战。

要粉碎南宋成熟的防御体系,仅靠作战上的创造性思维是不够的,必须在政治建设、建设上实现突破,弥补短板,灭宋才可能。

因此,忽必烈即位后,在政治、经济、各方面做出大刀阔斧的改革,以实现其灭“浑一天下”的企图。

襄樊之战的胜利,表明元军(忽必烈已称帝)已经改善了其短板,甚至实现了超越。

襄樊之战的胜利,表明短板不再短

襄樊之战,从1267年打到1273年,打了近7年。

围城7年,而粮草不断,这本身就表明元军已经具备了强大的补给能力和成熟的补给系统,中原地区的生产、秩序已经得到恢复。

而围攻襄阳的过程,也表明元军的水战、攻坚战已经脱胎换骨。

襄樊之战之初,除了降将刘整所部之外,蒙古军的水军不甚强,曾为宋军所败,蒙古军需要施展计谋,假装作榷场等手段构筑工事才可以阻挡宋军船只。

蒙古军“造船五千艘,日练水军,虽雨不能出,亦画地为船而习之,得练卒七万”,水军力量迅速发展起来。

在蒙古军水陆协同下,宋军尽遣宿将精兵也难以打破襄阳包围圈。

此外,蒙古又从回回征发工匠,打造回回炮,使其攻坚能力大增。

最后,在回回炮的帮助下,蒙古军攻破樊城,降服襄阳,取得大胜。

可以说,经过襄阳围困战,元军的补给力量、水军力量、攻坚力量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强,为灭宋在物质上做好了准备。

实力仍存的宋军

当然,仅就物质力量而言,襄樊失守后,南宋也依然拥有较强的实力。

襄樊之战虽被认为是元与南宋的一次战略决战。但总体上是围城阻援战,虽消灭了襄樊的吕文焕集团,但对宋军大量援军杀伤有限,南宋仍然拥有七十万左右的。

襄樊失守后,南宋的京湖制置使汪立信上书,指出:南宋仍有兵七十余万,淘汰20%,还有50多万人,如果改变“守内虚外”的做法,集精兵于前沿,仍然足以为守。

就地缘而言,襄樊虽为中路门户,但襄樊之后,南宋在汉水仍拥有郢州、阳逻堡等处,仅在郢州就有十余万精兵,可以阻遏蒙古军由汉水进入长江,另又有完善的长江防线。而西线的四川战场,蒙古军依然无法突破。

可以说,此时的南宋,其形势远好于三国后期的吴,虽无力北伐,但仍有可以自保,长期相持。

因此,要灭宋,仅靠物质力量不够,仍需要指挥官的军事才能。

伯颜的杰出军事才能

伯颜的军事才能,无疑是迅速灭宋的重要保障。

伯颜南下时,宋军在郢州有精兵十余万,依险而守,阻遏蒙古军进入汉水。

如果以常规手段,郢州之战恐怕又是一场旷日持久之战,久拖不决。

伯颜、阿术探知小溪可通汉水,遂绕过郢州,直入汉水。

伯颜指出:大军的目标是迅速渡过长江,直捣南宋中心地区,不能为攻城拔地延误进军速度。

在绕过郢州,抵达阳逻堡后,伯颜又故技重施,作势围攻汉阳,实际通过沙芜进入长江。

在连续绕过敌军坚固阵地后,蒙古军在江中与宋水军展开激战,一举击败宋军,宋守江“数十万众,死伤几尽”。

同时,伯颜执行忽必烈“为吾曹彬”的指示,以宽仁手段善待降将,以此瓦解宋军。

吕文焕集团在南宋关系极多,投靠元军后,对南宋军展开招降工作,南宋各地将领多闻风而向,土崩瓦解。

此后,在丁家洲,面对胆气已失的贾似道、孙虎臣,伯颜以左、右翼骑兵夹江而进,以为巨炮轰宋阵制造混乱,贾似道等人抛弃,宋水陆军主力稀里糊涂就被吓得丧失几尽。

在焦山,面对张世杰的哀兵之势,伯颜一眼看出“可烧而走之”,在火攻之下,伯颜只以极小的代价就消灭了南宋军最后的有生力量。

连战连进后,宋太后、皇帝投降,南宋灭亡。

可以说,伯颜灭宋过程中,任何一战都可单独成为一段经典,伯颜连续施展谋略,针对不同敌人采取不同战法,以摧枯拉朽之势消灭了原本实力尚存的南宋军。

自取败亡的宋

蒙古人打得好是一回事,但弱非南宋自取灭亡,元军未必会如此顺利。

在此前的宋蒙战争中,以孟珙、余玠为代表,宋军涌现了不少杰出将领,都曾给蒙古人吃下苦头。

不过,贾似道实行“打算法”,使许多有才能的将领被排挤、,有的如高达退居二线,有的如刘整干脆投靠了元军。

襄樊之战时,吕文德、吕文焕焕虽不及对手,但还算能与元军过上几个回合。

襄樊之战后的元灭宋过程中,宋军虽不乏文天祥、张世杰等赤心为国的忠义之人,但确实没有足以与伯颜相当的良将。

两场决定性会战。

丁家洲之战开战前,宋军高级将领夏贵递纸条给贾似道:“宋历三百三十年”,未战即有败亡之心,还打什么仗呢?

结果,贾似道、孙虎臣等人弃军而走,宋军水陆主力稀里糊涂报销。

焦山之战,张世杰以铁链联船,被伯颜看出破绽,一举击败。

更可恨的是,后来的崖山之战,张世杰等人不吸取教训,再次以铁链连锁,又为敌军所烧。

被别人抓住漏洞,可能是别人厉害,但同一个错误犯两次,只能说是自己不行了。

宋猜忌武将,直到亡国前还坚持“守内遽外”的策略,防范武将、士兵,而把希望寄托于贾似道等人身上,焉能不败?

尽管元人在灭宋之战中组织得很出色,但宋的迅速灭亡,个人以为60%以上是宋自取灭亡。

南宋灭亡前的最后时刻,宋廷遣使议和:愿岁贡银25万两,帛25万匹。

自北宋以来,朝廷一直以防范武将为重点,对外委曲求全。

到最后,连委曲求全的资本都没有了!

南宋自南迁以来,打造了依托长江-汉水-淮河及四川为依托的防御体系。

这个防御体系十分牢固,而蒙古军水战、攻坚战、补给能力都存在短板,而这些物质上的短板很难依靠单纯的创造性指挥克服(如蒙哥“斡腹”之策),因此对宋战争久拖不决,迟迟没有进展。

忽必烈称帝后,安定中原,使生产得到恢复,补给能力得到增强;打造船只,水军逐渐成熟;引进西域等地先进技术,使其攻坚、以岸制江能力得以增强。

在物质条件成熟后,伯颜以其杰出将略,加速了战争进程。

他未过早陷入久拖不决的前沿围攻战,而是巧妙用兵,迅速突入长江,在相对有利位置击败宋军江防部队,一举粉碎南宋江防体系。

其后,伯颜针对敌情,或以虚张声势之法,动摇敌指挥官,或以火攻之法,迅速击破忠诚却缺乏经验的宋军,皆是四两拨千斤,连续作战,轻松歼灭了宋军精锐,并一举灭宋。

而反观南宋,则确实到了该付出代价的时候了。

自北宋以来,宋对内压制武将,对外委曲求全。到南宋末年,良将已被贾似道“打算法”清算,兵马多而无良将,粮草多而统筹。

武将有将才,却或无容身之地或已心灰意冷;士大夫空有报国之心,却缺乏阵战经验。

襄樊丢失后南宋的迅速灭亡,与其说是丢失要点,损失部分精锐的结果,不如说是宋长期国策弊端的总爆发。

宋国策的弊端,已经到了由量变到质变,引发总崩溃的时候了。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从军行七首·其四作者: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者: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上官萌萌数码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