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四杰之首王勃

2023-02-08 13:13:59 数码科技 1396

初唐四杰之首王勃

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王、杨、卢、骆。相传杨炯说过:“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这是一个传说,不一定是真的。但是从才华水平、影响力来讲,王勃的影响确实是其中最大的,毕竟我们谁会不知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呢?

当然了,有人反对,有人觉得骆宾王应该第一,“鹅、鹅、鹅”才是诗歌中的定顶流啊!好吧,那我们就先不说这个了,我们今天就来讲讲王勃的生平。

王勃大约出生于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年),一生只活了27岁,这个数字有一两岁的偏差。杨炯说是28岁,有的学者说是29岁,学界一般认为是27岁。

王勃是一个神童,我们来讲讲他的履历:

他6岁的时候开始写诗作文,9岁的时候写书;10岁的时候学医;14岁的时候就被宰相夸为“神童”;17岁高中进士成为武则天第二个儿子沛王的侍读,成了进入宫廷的文人。

那大家就好奇了,9岁写书,这么大孩子能写什么书呢?

王勃是写了一部《汉书注·指瑕》十卷。《汉书》是和《史记》齐名的西汉断代史,是东汉史家班固写的,到了唐代的时候,大学者颜师古为《汉书》作注,王勃就针对注中的问题,写下了《汉书注·指瑕》,翻译一下这个书名意思就是:“我给大学者颜师古的《汉书注》挑错儿”。

王勃他不但开蒙早,学的知识也很多。我们不要以为他只是一个诗人,其实他也是一个学者,他研究《周易》,而且他学过医。从十岁的时候开始,他是跟随长安名医曹真道学习医术。王勃学的医术可能偏理论,和一般的临床医学还不太一样,他写过很多实打实的医学相关著作。

比如有《黄帝八十一难经注》、《医语篡要》、《医语序》等等,可惜都没有流传下来,只留下了书名。所以我们今天提到王勃,要知道他不仅是一个诗人,他也是一个学者。他一生的著述非常丰富,拥有非常渊博的知识。

王勃他渊博到什么程度呢?

唐玄宗时代,宰相张说这么学识渊博的人,他在读王勃的文章的时候,看到王勃用了一个典故,他都不知道什么意思。这个典故就是“华盖西临,高五云于太甲”,宰相张说他不知道什么意思。

当我们看到一个天才的时候,一定不要忽略了天才的勤奋。王勃之所以能够达到这样的一个知识水平,聪慧只是一个方面而已,更重要的是他很勤奋。唐代被誉为天才的诗人几乎都有这个特征,比如李白,他也读了很多书,他曾经三拟《文选》,就是把萧统编的《文选》当中的篇章拟了三回。

那么这么厉害的王勃,他会出生在一个怎样的家庭呢?

王勃生在一个学者之家、大族门第,是绛州龙门的河汾王氏家族。

王勃的爷爷王通是个大儒,非常厉害。怎么个厉害法儿呢?跟大家讲讲他学生的名字吧,就说几个:魏征、李靖、窦威、房玄龄,这些人都是他的学生。像魏贞、房玄龄这是当过宰相的;王通是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教学名师,所以被人称为“王孔子”,死后就被门人私谥为“文中子”,他去世的时间还比较早,享年是只有34岁,他的学问非常大,深深影响了王勃。

王勃可以说是全面继承了祖父的学问,写过《续文中子》等很多书,他还续写过祖父王通的医学著作。王勃生在这样的儒素之家,是拥有非常高远的抱负,他是怀抱着儒家匡世救世的理想和进取精神的。

除了亲爷爷,王勃还有一位叔祖父,就是我们常说的小爷爷,也很厉害,是祖父王通的弟弟王绩。王绩熟读儒家经典,还喜欢望气、占星等阴阳数术之道。这个人是以陶渊明为偶像的,走的是隐士的放达路线,自号“东皋子”,是那个时代非常有名的诗人。他有一首很有名的诗,不知道大家读过没有,叫《野望》。

这首诗说的是在黄昏的时候,站在山坡上的诗人看到了满目的美丽秋色,看到了祥和的暮归之景,看到了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犊子回来了,看到打猎的人骑着马带着鹰回来了,这种景象让他生出了隐逸的念头。这种诗歌艺术审美,对王勃也是很有影响的,所以王勃后来也成为了一个热爱山林的诗人。

当然,王勃的成长,除了祖辈的熏陶之外,跟他父亲的督促、培养也是很有关系的。王勃的父亲王福畴是王通的次子。我们现在有一个词叫“鸡娃”,我很不喜欢这个词。但是王福畴如果穿越到我们现代,一定是一个“鸡娃”高手,他太会培养孩子了,他会给孩子很好的成长规划,他还不止一个儿子这么优秀,他好几个孩子都很优秀。王勃的哥哥王勔、弟弟王勮都是少年进士,当时人们称他们兄弟三人是王家的“三株树”。

少年王勃(9-12岁期间)曾经在名医曹真道那儿学医,学了好几年,中途是收到了父亲的来信,让他开始准备科举考试,王勃就回老家待了将近一年,他沉潜下来好好学习。

唐初考进士,那名额不多的,要想考上的话非常有赖于名流的推荐。王勃的父亲王福畴带着儿子去很多的场合,去展现儿子王勃的才华。当时新上任的宰相右相刘祥道巡行关内,王福畴认为是个好机会,就让王勃给刘祥道上书。上书这一年王勃才14岁,宰相看完他的上书以后非常惊叹,就说这是“神童”啊,于是就推荐他去考了进士。

三年以后,乾封元年(666年)王勃中了进士,考的是幽素科,这一年他只有17岁。唐代的进士考试是分很多科的,“幽素科”这个名号,里面是有隐士的意味在里面的,这或许和王勃当年学医、居于山林是有点关系的。

林泉山野给过王勃非常多的启发,他曾经在文章里边说:“观夫天下四方,以宇宙为城池,人生百年,用林泉为窟宅。虽朝野殊致,出处异途,莫不拥冠盖於烟霞,披薜萝於山水。”

这段话我们就能从中看出王勃的志向,他希望在短暂的人生中做出功业,但是并不以实现人生功业为唯一目的,他希望同时仍然能够拥有自然,要观天下、观宇宙,要徜徉于山水之间。他是一个有着高远志向、博大胸怀的青年。

王勃17岁考上进士,那是非常风光的,可是他哪里会知道此后也要面对一段漫长的瓶颈期。他中了进士以后,担任的职务是叫朝散郎,这是一个散官职务,官职低微又闲散。王勃为了改变自己的处境,就不断地上书、写大赋,想让上级发现自己的才华。但是都都石沉大海,没有什么反响。直到有一次来了一个偶然的人才选拔机会,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这一年,唐唐高宗和武后生的第二个儿子沛王李贤,他要给自己征选侍读,就陪自己读书的人。王勃很幸运被选上了,沛王也很器重他。可正当王勃春风得意的时候,命运让他摔了个大马趴。

事情是这样的,年轻的沛王李贤很喜欢斗鸡,这一天,他约上了自己的亲弟弟英王李显一块玩。这两兄弟是唐高宗和武后的亲儿子,能在一块玩斗鸡,这时候感情应该还不算差。王勃为了给沛王助兴,活跃斗鸡的气氛,是主动充当了气氛组,就写作了一篇《檄英王鸡文》。

这本来是一篇游戏文字,轻松幽默,但是它借用了非常严肃的战斗檄文文体。檄文是干什么用的?是在发动叛乱的时候,或者是发动战争的时候用的,所以这个文体很敏感。王勃在这篇文章当中,也展现了太过明显的好胜心。于是当时就有一些老臣认为这种文字,它不利于诸王之间关系的和谐。

(那朝堂上老臣们义愤填膺,就开骂:王勃~排忧小人~离间诸王~必酿大祸。)

唐高宗接到投诉以后是什么心情呢?他也是很担忧的,高宗自己年轻的时候就经历过兄弟阋墙、刀光剑影的事。那他的父亲唐太宗那一代人,兄弟之间还发生过血腥的玄武门之变呢。所以爱子心切的唐高宗,他是非常在意家庭表面的和平的,他希望儿子能和睦,不能这么剑拔弩张的,还用檄文这种文体,还写什么檄斗鸡的文章。

唐高宗大概是越想越生气,于是就做了一个决定,要把王勃逐出沛王府,意思就是:赶出去~别教坏我儿子~。

王勃走出沛王府大门的那一年,应该是才19岁或者20岁,太年轻,他写斗鸡文的时候,哪里知道这里边的利害呢?命运给了王勃一个大大的讽刺,真的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他曾经那么积极的献赋、献策。那些文字,唐高宗、武后应该是从来不曾见过,而这么一篇游戏文字,开开玩笑的东西,竟然很快可以上达天听,被搞权术的人利用上,最后得到一个这样的结果。

可有什么办法呢?于是王勃是陷入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个大低谷。所以天才神童王勃的青春岁月,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顺利。他在沛王府中担任沛王侍读的时候,经历的挫折,是让他刻骨铭心的。被天子否定过的人,这之后能有什么样的前途呢?

王勃他没有带怕的,他选择了一种消解,他决定要去漫游蜀川。这和我们现代人很像,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情,那就去散散心,去看看天高地阔,那就什么烦心事也没了。可是说出来可能让我们现代人惊讶的是,王勃这一去就是两年多。

这就是唐代人的漫游、壮游时间都是很长的,像杜甫年轻的时候,他去吴越漫游,一游就是四五年;李白去东南漫游的时候,一去也是六年啊;这就是他们和我们现代人不同的地方了。

总章二年(669年)的五月,王勃自从长安启程,南游入蜀。他沿路一直在写诗,他写了大概有30多首诗,大部分是赞美巴蜀境内绝美的自然风景,他把这些自然风景当作是自己探究宇宙的凭借。他也在蜀地到处参观历史遗迹,蜀地曾经是三国时代蜀汉建国的地方,王勃就登上过这里的葛奎山,他想到了诸葛亮建立的功勋,于是豪情万丈写下诗篇来激励自己。

他在蜀地也遇到过一些触动自己的、宏伟的自然景物,比如有一回,他看到一棵大松树,这颗松树是孤独地长在山沟里,但是这个树很粗很大,非常的伟岸,王勃说它是:“冒霜亭雪,苍然百丈,虽崇柯峻颖,不能愈其岸。”这么美丽的松树长在了山沟沟里,这里人迹罕至,没有多少人知道它的风姿。

王勃就为它写下了一篇《涧底寒松赋》来赞美它,甚至还有了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觉得自己的命运和它很相似。自己这么有才华,还不是此刻流落在巴蜀。于是王勃就对着这棵松树感叹:“呜呼斯松!托非其所,出群之器,何以别乎?”这种借松树来感叹自己绅士的句子,写得非常的刚健。

王勃在蜀地还写作了很多的碑文,比如说他曾经深入到了今天的甘孜地区,写过《九陇县孔子庙堂碑》,这篇碑文影响也很大,后来杨炯就夸赞这篇的效果是:“宏伟绝人,稀代为宝”。

总之在巴蜀的这段时光,王勃是度过了人生中一段极为壮丽的时期。用闻一多先生的话来说:“曾经的宫廷诗人,此时从台阁走向了塞漠”王勃虽然没有去塞漠,但是他来到了户外,他用了更广阔的视野和胸襟。

对于王勃来说,是巴蜀的山水滋养了他,让他彻底走出了之前的人生低谷。是四川盆地的山水给了他救赎自己的力量。所以后来当他要送友人去四川的时候,他是充满了一种壮行、鼓励之意的,他鼓励这个朋友要勇敢的走向那美丽的蜀川山水。

那这首诗就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这个诗题是有异文的,它也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写这首诗的时候大约二24岁。有人考证说杜少府是杜审言,也就是杜甫的祖父,这个考证不知道可不可信?无论如何,从“少府”这个职位来看,这个职位不高,所以这理应是两位年轻人的相送。相送的时候,王勃表现出了极为强烈的共情能力,他将彼此的身份视为是宦游之人。

什么是宦游人呢?

唐代地方的品官,按照制度必须要回避在本籍贯任职,所以绝大多数的唐朝官员,他们从入仕开始就不在本乡任职,所以很多年少步入仕途的士子,注定奔波在他乡异县。

一句“同是宦游人”,就道尽了彼此的人生宿命。(咱这辈子啊~注定是奔波的状态,永远生活在异乡。)但是这一次要去的异乡是个好地方,王勃在开篇就描述了:“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这里有的人说是指长安;还有的人说是指蜀川,说的是蜀川的城阙,蜀川的五津。(我是比较支持这种说法的,这是非常壮阔的景象,所以这样相送充满了少年的豪情。)

他们豪迈地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仿佛在说:(朋友,你不用害怕你,你尽管往前走,我们是知己,我们无论相隔多远都会像近邻一样,永远紧挨在一起。)

而事实上,这两个豪迈的年轻人,他们内心的情感翻涌,他们的泪水早已打湿了他们的衣裳,他们互相安慰。(我们别再像小儿女一样在这个分别的时候哭哭啼啼了)所以这首诗真的非常的感人。

那上文我们说到,王勃在巴蜀漫游了两年多,那旅行总有结束的时候,那之后王勃怎么样了呢?

王勃结束旅行之后是回到了长安,因为他是进士出身,仍然可以参加时选,去争取一个职位。正当他准备留京工作的时候,有一个姓陆的朋友告诉他虢州多药草,于是王勃就主动求补虢州参军。

王勃的决定是不是很大胆?

他一听说虢洲有药草就控制不住自己了,就做了这么大的一个人生决定。王勃需要药草,一方面是为了给自己治病,另一方面他也是因为自己自幼学医,一直对医学的事儿那是念念不忘的。但是他哪知道,这么单纯的充满热爱的一次选择,之后成了他人生中的第二个坎。

王勃在虢洲参军任上,干得怎么样呢?史书上说他是“倚才陵籍,为僚吏共嫉。”意思就是说王勃仗着自己的才华经常欺负人,而他的同事们都很嫉妒他、记恨他。史书上来这么一句话,是大有深意的,因为接下来的讲述,是关于王勃的事件。

王勃事件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说的是有一个叫做“曹达”的官奴犯了事儿,就躲到了王勃家,王勃窝藏了曹达,但是又担心事情败露,就把曹达杀了。

王勃是怎么认识一个官奴的?官奴又为什么要因为避罪逃到他家去的?这里边的事已经说不清了。而且,这个事儿的逻辑有点不清楚。本来王勃只是窝藏罪,最后却成了罪,这个案件可以说是扑朔迷离。

可是,如果我们回头看那句“倚才陵籍,为僚吏共嫉”,如果我们把它当作是一个叙述的前提的话,就大概朦朦胧胧能懂,这其中或许是有设计和构陷,那也是未可知的。

杀害官奴,按照唐律是可以拿自己的官位去抵罪的,但是王勃在这个事情上的遭遇,像是九死一生,好像有人是一定要置他于死地的。史书上说“事觉当诛,会赦除名。”意思是本来是要被诛杀的,但是遇到了大赦,就被释放了。

无论如何,王勃是被这个事情把自己的前程搭进去了,而且他还连累了他的父亲。他父亲王夫畴,担任的本来是雍州司功参军,也因为这个事被连坐了,就被贬官为交趾令。

交趾在哪?

在如今的越南北部,那个地方在唐代的时候非常偏远,是犯了那些极大错误的官员,才会贬谪到那里的。

而父亲的贬值去向是因为王勃导致的,王勃他应该是非常难过的。王勃后来正是因为要去交趾探望父亲,展开了自己人生中最绚烂,也是最致命的一次旅行。

676年夏天,前往越南探望父亲的王勃,这个时候他已经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休整,他也看到了命运的这种变幻莫测,看到了很多的事情难以掌控,但是他决定要在人生的烂泥塘里面重新起身要振作,他决定去看望父亲。

在路上的时候,他经过了江西登上了滕王阁,他在那个地方写下了他的千古名作《滕王阁诗并序》。

滕王阁是在江西南昌,最早是李渊的第22个儿子腾王李元婴所建。此后一千多年,这座楼是遭到过多次破坏,但是每次都能够获得重建,仿佛拥有一种永生的能力。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是和这篇《滕王阁序》是分不开的。

我们历史上有很多的建筑,它们和文学的关系非常的大,它们因为文学而永远保有着它们的灵魂和生命。所以只要《滕王阁序》这篇文章他还在流传,那这座楼就能永远屹立。

像这样的文章,和这样的建筑,大家能想起哪些呢?可以评论区留您的足迹。

《滕王阁序》背后是有一个传说故事:

故事说的是:王勃是一个非常聪慧的才子,在14岁这一年,他参加了一个宴会,宴会的东道主叫阎都督。这个都督有一个女婿姓孟,很会写文章,老丈人就想着要是能在宾客面前夸耀一下女婿的才华就好了。于是,他在举办滕王阁宴会之前,就让女婿连夜提前写好了一篇,打算第二天等宾客们都来了,在他们面前展示。等到了第二天,大家都聚齐了,大家都知道这意思是什么。都推让都不写,都是有情商的。

王勃年轻呀,他接受了~让我写那我就写嘛。那阎都督看到这个情况非常不高兴,觉得怎么有这么不懂事的人呢?就说:“行,拿文房四宝来让他写!”

王勃就开始写了,都督很生气,离开了现场,在现场的人就一句一句地把王勃写的文字报给他听。

第一句是“南昌故郡,洪都新府”

都督听了就说:“这不老生常谈吗?大家都这么写的呀~”

接着第二句:“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都督听了觉得:“还行吧,就不吱声了~”

等写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诶~这个坚持要夸女婿的老丈人,他就坐不住了,就说:“哎呀,这篇文章怕是要不朽啊!”

这个故事说得活灵活现,其实它是假的。

王勃写《滕王阁序》的时候,已经是二十五六岁的年纪了,这个时候他就是要去探望父亲,是路过的江西。他是获得了当地官员的邀请,参加了在滕王阁举行的这样的一个名流聚会。

滕王阁在当时的江南是一座地标性建筑,到了韩愈的中唐时代,它也是江南首屈一指的明楼,它可不是个酒楼啊。

王勃在这《滕王阁序》里面提到了参加宴会的人,那就有阎都督、孟学士。

阎公是参加宴会的大官,“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

孟学士是参加宴会的一个文士,“藤椒起凤,孟学士之祠宗”。

后人就根据他提到的这两个人名,把他俩是硬组成了一对翁婿,还脑补了这么个故事。其实他们只是这场宴会中出众的人物,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他们是翁婿关系。

这个故事,最早的出处是五代王定保编的《唐摭言》,后来是《太平广记》给加了加工,就更像一个小说了。所以大家在了解诗人生平的时候,一定要知道哪些是来自传说,哪些是来自正史,这两种出处,是不可以划等号的哟~

王勃站在滕王阁上远眺南昌美景,写下了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绝美的清秋景象。在雨过天晴的傍晚,虹消云散,霞光与野鸭子一起飞翔。秋天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连成一片,浑然一色。千载而下,这句话依然脍炙人口,给我们一派美丽的秋天气息。

但是,也有人不同意,有人就说“落霞”这可不是晚霞,这是当地的一种蛾子,不是天上的晚霞,晚霞是不能飞的,是因为野鸭子要吃这个蛾子,所以就跟这个蛾子一块扑腾。这是一个宋代人的解释,写在了他的一部笔记当中。诶~正在品读文案的您支持他的这种说法吗?

在《滕王阁序》当中,王勃把自己希望重新振作的心情写了进去,里边说“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种沉思和顿悟,意味着王勃此时已经有了重启人生的能力。

到了交趾以后,王勃终于见到了父亲,在父亲这里呆了好几个月。可是之后在北归渡海的时候,王勃却不慎掉入了海中,他不是被溺死的,而是因为落水受惊而死。一代天才就此陨落,非常非常可惜。如果王勃能多活一些岁月,一定能给我们写下更多美丽的文章。但是历史没有如果,王勃的人生就终结在了这次意外中。

回顾王勃这一生,他没有做过大官,这种沉沦之感,让他心中常常怀有一种郁塞不平之气,一种怀才不遇的感受。他的知己杨炯认为王勃是为文学而生的,说他是“君之生也,含章是托”。

王勃发起过文学复古运动,他反对那种没有思想、没有骨气的宫廷文学。他提出文章要“气凌云汉,字挟风霜”。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文章要不同流俗,要有骨气、有尊严。

在这种文学天才之外,王勃对人生、宇宙自然是有着赤诚的、热爱的。我们可以学习王勃,无论这一生能过多少年,在活着的日子里,都应该心胸高远,永葆少年精神。

王勃生平事迹初唐四杰之首王勃

安史之乱中的猛将张巡也是一位诗人

问题:安史之乱中的猛将张巡也是一位诗人,他的诗在唐朝算是几流?

前言

历朝历代都有一些猛将同时也是诗人。

宋朝的辛弃疾、范仲淹、李纲、岳飞、寇准、虞允文等。唐朝的诗仙李白其实也一直期望成为一个鲁仲连、谢安石这种文武全才的人物,岑参、高适、韩愈都有在战争上的经历,高适甚至是领兵永王李麟(李白在其麾下)的主要将领。

杜甫的好友严武也是一员猛将,曾有诗《军城早秋》:“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一、为何这么多将士都能写诗?

之所以这么多的将士都是诗人,是因为这里有很多人都是文人出身,甚至大多数是进士出身,只是不得已的情况下领兵作战而已。

例如南宋的虞允文,自始至终是一个文官,只是机缘巧合下,在采石矶领兵战败了金主完颜亮。

北宋的寇准逼着宋真宗上前线,大振军威,逼迫辽国签下《檀渊之盟》,保证了北宋几十年的边疆安宁。

明朝的于谦领兵据守京城,否则明朝可能就是另一个靖康时期的北宋;明朝末年的袁崇焕也是进士出身,被冤死以前,镇守北疆岿然不动。

唐朝的张巡也是这样的一个人。

二、张巡其人

和上面举例的几位一样,张巡也是一个读书人,在玄宗开元24年(736年)进士及第。大诗人张籍曾经写过一个故事:

(张巡)尝见嵩读《汉书》,谓嵩曰:“何为久读此?“嵩曰:“未熟也。“巡曰:“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因诵嵩所读书,尽卷不错一字。嵩惊,以为巡偶熟此卷,因乱抽他帙以试,无不尽然。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问巡,巡应口诵无疑。嵩从巡久,亦不见巡常读书也。为文章,操纸笔立书,未尝起草。《张中丞传后叙》

张籍说自己曾经认识一位60多岁的长者于嵩,于嵩曾经跟随张巡打过睢阳之战,他是少有的幸存者之一。于嵩回忆说张巡读书三遍就终身不忘。虽然平时很少见张巡读书,但是张巡写文章,一挥而成,连草稿都不打。

据说张巡刚到睢阳时,士兵与百姓有数万人,张巡见一次面后,下次就能马上叫出名字来。

原本这些传说很难让我信服,后来老街看过《最强大脑》后,我相信确实有很多聪明无比、博闻强记的天才,也许张巡就是这种人吧?

三、张巡守睢阳

韩愈在《张中丞传后叙》曾经感叹:

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

二公是指许远、张巡,两个人死守睢阳城10个月,城破不降而死。

755年冬安史之乱爆发,数月后攻陷东都洛阳。757年,睢阳成为必争之地,张巡与许远死守睢阳,保护唐朝财赋交通运输线,使江淮物资持续支援关中,而且为唐军赢得了时间。

睢阳城破前1个多月,唐军收复了长安和洛阳,张巡死后3天救兵到睢阳,10天后叛军被击溃,《新唐书》说:

巡死三日而救至,十日而贼亡,天以完节付二人,畀名无穷,不待留生而后显也。

红杏尚书宋祁感叹道,老天爷要赋予许远和张巡二人名节,所以没有留下他们的生命,令二人名垂千古。

四、张巡两首诗当置六经中敬礼之

张巡有两首律诗被人赞誉应当作经书对待,一首是五律《闻笛》:

岧峣试一临,虏骑附城阴。不辨风尘色,安知天地心。营开边月近,战苦阵云深。旦夕更楼上,遥闻横笛音。

一首是五言排律《守睢阳》:

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合围侔月晕,分守若鱼丽。屡厌黄尘起,时将白羽挥。裹疮犹出阵,饮血更登陴。忠信应难敌,坚贞谅不移。无人报天子,心计欲何施。

清朝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评价:

张睢阳《闻笛》诗及《守睢阳》排律,当置六经中敬礼之,勿作诗读。

六经是指古人必须学习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可见张巡两首中的忠君报国的精神深受儒家知识分子的认可。

五律《闻笛》这首诗最让人感动的是颔联:

不辨风尘色,安知天地心。

登高遥望,看到叛军兵临城下,

安史之乱以后,不久半壁江山陷落,守城的官员们纷纷投敌。而领兵进犯雍丘、宁陵的令狐潮就是雍丘县原本的县令。令狐潮攻城前劝说张巡:"

天下事去矣,足下坚守危城,欲谁为乎?"

张巡诗中说的”不辨风尘色,安知天地心。“正代表了当时很多首鼠两端的唐朝官员的心理。但是张巡的回答斩钉截铁:

"足下平生以忠义自许,今日之举,忠义何在!"

后来在镇守睢阳的时候,安知天地心的张巡,在《守睢阳》中也给出了坚定的答案。

忠信应难敌,坚贞谅不移。结束语

自古读书人都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李白终其一生也没有实现这个理想,而张巡有了这个机会,挽狂澜于既倒,为平定安史之乱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相比而言,李白的明珠暗投殊为可惜。

@老街味道

初唐四杰为什么结局都不好

初唐四杰的名号,很多人都听说过,他们是唐朝初期的四位很有名的文人,只不过将他们并称为初唐四杰,最主要的并不是因为他们的诗歌,而是骈文和赋。然而他们虽然说文学造诣很高,在历史上也是非常的有名,但是他们四个人的最终的结局却都很不好,这是为什么?他们分别都是什么结局,最后又是怎么死的?

公元618年,唐朝开国。

一年后,619年后,骆宾王出生。又十余年后,卢照邻出生。又十多年后,650年左右,王勃和杨炯同年出生。

此四人,是初唐诗坛最亮的四颗星。但他们的命运,却比没有星光的夜,还要黯淡。

闻一多说,“初唐四杰”都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行为都相当浪漫,遭遇尤其悲惨——因为行为浪漫,所以受尽了人间的唾骂,因为遭遇悲惨,所以也赢得了不少的同情。

到693年左右,当四人中的杨炯最后一个离世的时候,唐朝的国运一直处于上升期,治世、盛世呼声不断。

可是,帝国的狂飙,并未开启个人的幸运之门。

那些天纵之才,一个个活成了天妒英才。

1.初唐四杰中,命途多舛是标配,但仔细一想,卢照邻的人生绝对是最悲苦的。

卢照邻出身范阳卢氏,常为自己是“衣冕之族”而感到自豪,但就像出身弘农杨氏的杨炯一样,他们只是豪门望族里,被遗忘和冷落的支系。

出身可以给予他们更多的家风熏陶,却不能给予他们更多东西。

卢照邻是凭才华当上了邓王府的典签(掌管文书)一职。邓王李元裕是唐高祖李渊的第十七子,曾在王府中公开说,西汉梁孝王有司马相如这样的大才子做幕僚,而卢照邻就是我的司马相如。

但纵然有邓王的欣赏,满腹才学的卢照邻仍然不满于现状。他有一股建功立业的冲劲,却始终找不到安放的位置。

他眼中的帝都长安,尽是王侯贵戚的骄奢淫逸和权力倾轧。在传世名作《长安古意》中,他对长安的名利场进行了渲染铺陈,末了,他写道: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一切庸俗的任情纵欲,毫无底线的倚仗权势,终究会在时间的碾压下烟消云散,声名俱灭。只有汉代大文豪扬雄的故居,还有终南山的桂花,虽然寂寥,备受冷落,但它们留了下来。

瞬息与永恒的命题,在他这里有了答案。

离开邓王府后,卢照邻命运急转直下。不久,因“横事被拘”,飞来横祸,下狱。幸好有友人救助,才得以出狱。

随后,被贬到益州新都(四川成都附近),担任县尉(类似于公安局长)。虽然内心无比郁闷,卢照邻仍旧坚守他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比如“天真本性”“浩然之气”。

蜀中老人见卢照邻腹有诗书气自华,问他为什么“不怀诗书以邀名”?卢照邻回答说:“岂恶荣而好辱哉?盖不失其天真也……虽吾道之穷矣,夫何妨乎浩然?”

在写给益州官员的诗中,卢照邻把自己比作北方来的一只鸟,但这只鸟特立独行,从不同流合污,从不苟同世俗:不息恶木枝,不饮盗泉水。常思稻粱遇,愿栖梧桐树。智者不受我邀,愚夫余不顾。所以成独立,耿耿岁云暮。

但是,命运之间,从未放过这只独立的鸟,这个内心坚定的落魄诗人。

在益州后期,卢照邻患上“风疾”,一种能把人折磨至死的疾病。

从卢照邻自己的描述中,我们知道他患病后的身体状况:身体枯瘦,五官变形,掉发,咳嗽,四肢,肌肉萎缩,一手残废,走路浑身哆嗦,长年卧床导致局部肌肉腐烂,奇痛无比……

人生的最后十年,卢照邻拖着这样的病体残躯度过。

他原本有强烈的求生欲,曾五次更换地方,求医问药。还曾拜药王孙思邈为师,后者为他调理疾病,讲解为人之道。然而,就在他为治病四处奔走之时,他的父亲突然去世,卢照邻悲痛万分,连吃下的药物都呕吐了出来。

父亲去世后,卢照邻的整个家庭几乎陷入破产的境地。为了购药治病,这个孤高的才子,不得不向洛阳名士乞求资助。而有限的资助,竟惹来了交朋结党的争议,卢照邻悲愤欲绝,却不得不辩解,说自己抱病多年,不干时事,形同废人,怎么会参与朋党之事?

贫病彻骨,故友疏远,世态炎凉,人生已无可留恋。他不无悲伤地说,上天恩泽虽广,可叹容不下我这一生;大地养育虽多,对我的恩情已断绝在这一世。

他最后写下的文字,锥心刺骨,沉痛至极:岁将暮兮欢不再,时已晚兮忧来多。东郊绝此麒麟笔,西山秘此凤凰柯。死去今如此,生兮生兮奈汝何。岁去忧来兮东流水,地久天长兮人共死。

剩下的日子,绝望的卢照邻倾其所有,在河南禹州具茨山下,“买园数十亩”,给自己挖好了坟墓,并请人疏浚颍水。他有时会躺到坟墓中,如同死去。

某日,与亲人诀别后,抱病十年的卢照邻,平静地踏进了滔滔的颍水。

明朝人张燮说:“古今文士奇穷,未有如卢升之(卢照邻)之甚者。夫仕宦不达,则亦已耳,沉疴永痼,无复聊赖,至自投鱼腹中,古来膏肓无此死法也。”

马茂元说,卢照邻忽而学道,忽而为仕,忽而仕,忽而隐,终于在无可奈何的矛盾与病魔缠绕的苦痛中,用结束了悲凉的一生。

2.大约在卢照邻蹈水前后,他的朋友骆宾王,经历了从最激昂到最颓丧的人生旅程,最终整个人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

684年,武则天直接掌管大唐朝政后,唐朝开国功臣李勣之孙李敬业(即徐敬业)在扬州起兵,打出恢复李唐法统的旗号。已经65岁的骆宾王加入义军,写出了名动古今的战斗檄文——《讨武檄檄》。仅仅三个月后,李敬业兵败,骆宾王从此不知所终。

在初唐四杰中,骆宾王最具传奇色彩,经历最丰富:辞职、归隐、流放、参军、坐牢、……他性格外向,为人热烈,富予激情,一辈子没有安稳过。

闻一多评价骆宾王说,他“天生一副侠骨,专喜欢管闲事,打抱不平、报仇、革命、帮痴心女子打负心汉……”。

换句话说,骆宾王是一个有游侠精神、侠义心肠的才子。他在自述诗《畴昔篇》开头,这样写自己:

少年重英侠,弱岁贱衣冠。

可见,他不是一个内心柔弱、追求做官的诗人。

像初唐四杰中的其他人一样,骆宾王也是少年天才,七岁能诗。那首妇孺皆知的咏鹅名诗,就是他七岁时,客人手指鹅群命他作诗,他当场吟出来的作品。当场就被叫做“神童”。

长大后,他到长安参加过科举考试,信心满满而去,垂头丧气而回。

但我们不能怪骆宾王能力不足,只能说他生不逢时。唐初的科举,门第观念浓厚,走后门成为风气,有时候出身重于才学。骆宾王恃才傲物,不肯迎合官僚,几乎难以通过科举入仕为官。假如生在平民化的宋代,骆宾王的人生必定全然不同。

33岁那年,骆宾王到豫州担任道王李元庆(唐高祖李渊第十六子)的府属,应该是跟卢照邻在邓王府的工作差不多,从事文职。

李元庆对骆宾王的才能颇为赏识,三年后,专门下令要他写自荐书,考察提拔的意思很明显。骆宾王提笔就写道:若乃脂韦其迹,乾没其心,说己之长,言身之善,腼容冒进,贪禄要君,上以紊国家之大猷,下以渎狎介之高节。此凶人以为耻,况吉士之为荣乎?所以令炫其能,斯不奉令。谨状。

如果自卖自夸就能加官进爵,那么,对上是干扰国家大计,对下则有损君子之风。意思是,我宁可原地打转,也不能写这个自荐书。

这就是骆宾王的倔强。

又三年后,骆宾王离开道王府,在山东一带过了将近12年的闲居生活。据分析,这是耿介的骆宾王前半生在官场困顿挣扎,无望后的一种失望回归。

但是,隐居乡野是要经济基础的。骆宾王说自己“中年誓心,不期闻达”,蓬庐布衣,农耕养家即可。但过了几年,他发现要养活一家人,越来越困难,只得改变初衷,四处求仕:有道贱贫,耻作归田之赋。

什么叫做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呢?这就是。

在生活的逼迫下,骆宾王一反当年狷介的个性,把姿态放得很低,四处托人求官,终于在49岁的时候,获得奉礼郎的小官。

但事实证明,命运往往不会眷顾在底层摸爬滚打的小官们。骆宾王的诗文可以写得很棒,在官场却只能沉沦下僚,郁郁不得志。甚至一度被排挤出长安,追随出塞、入蜀。

从历史影响看,这段出塞经历,使骆宾王成为唐初第一代边塞诗人,开启了盛唐边塞诗巅峰的先声;可是,从个人命运看,这段经历,则是骆宾王颠沛流离的人生写照。

人生兜兜转转,当61岁的骆宾王好不容易擢升侍御史的时候,却很快遭到构陷而入狱。一种说法是他频繁上疏讽谏,得罪了武则天而被捕下狱;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遭到同僚的诬陷栽赃而下狱。总之,这是老年骆宾王依然一身侠气不合群的代价。

在狱中,他写下了著名的《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蝉的高洁脱俗,无人理解,正像诗人自己一样。这世上,又有谁能替我鸣冤辩白呢?

入狱一年多,遇到朝廷大赦,骆宾王重获自由,随后被贬为临海丞。史书说,骆宾王“怏怏失志,弃官去”。

684年,65岁的骆宾王加入了李敬业的义军,担任艺文令(类似于秘书长)。为了号召天下,壮大起义队伍,骆宾李敬业起草了《讨武曌檄》。檄文传出,朝野震动。

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武则天亲自找来这篇咒骂自己的檄文,读到“峨眉不肯让人,狐媚偏能惑主”时,微笑不已,继续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顿时收敛了笑容,指着宰相的鼻子骂:你怎么漏掉了骆宾王这样的人才?

《讨武曌檄》中还有一句流传至今的名言: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这篇力透纸背的檄文,让武则天对扬州的十分重视,派出30万大军前往。三个月后,李敬业兵败被杀,而骆宾王的结局则成了历史的疑案:有的说他和李敬业一起被杀,有的说他投水而亡,有的说他逃遁了,隐姓埋名。

总之,684年后,骆宾王不知所终。

骆宾王写过一首诗,叫《于易水送人》: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诗中侠气十足,但诗名“送人”,送给谁,却无人知道。于是有人推测,骆宾王或许是送给自己,把自己当成了赴死的荆轲。

清人陈熙晋,用一句话精准概括了骆宾王悲剧的一生:“临海少年落魄,薄宦沉沦,始以贡疏被愆,继因草檄亡命。”而我们透过这层悲凉的生命底色,却看到当年咏鹅的少年,变成了冲冠的壮士,一次次抗击命运的无情打压。

3.那场让骆宾王亡命的失败的起义,也改变了另一个才子的人生轨迹。

在李敬业的起义队伍里,有一个名叫杨神让的人。杨神让的父亲叫杨德干,而杨德干正是杨炯的从伯父。起义被平息后,朝廷开始秋后算账,杨德干父子被杀,杨炯也受到牵连,在事业的上升期遭遇当头棒击,被贬到梓州(今四川三台县)担任司法参军。

飞来横祸,让一直在帝国官场悠游的杨炯,一下子感受到了人生无常。他怀着忧惧之心,离开长安:郁郁园中柳,亭亭山上松。客心殊不乐,乡泪独无从。

此刻,他认为自己是整个帝国最惆怅的人。他虽然出身弘农杨氏世家,他的曾祖、伯祖和从伯父都曾官至刺史,但他自己的祖父和父亲,却是名不见经传、未曾显达的普通人。他很早就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在谈到身世时毫不忌讳地说:“吾少也贱。”

可是,家族的荣光他没分享到,家族的厄运他却逃不过。

受族兄杨神让牵连被贬官之前,杨炯正在经历一生中难得的官运上升期。他10岁应童子举及第,11岁待制弘文馆,就是在弘文馆等待任命。这一等就是16年,朝廷早把这个神童遗忘了。到27岁时,杨炯再次应举,才补了个校书郎的小官。30岁以前,他不满现状,说自己“二十年而一徙官”,说官场倾轧,有志难抒,并发出“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呼喊。但31岁时,他时来运转,被推荐为太子詹事司直,还充任崇文馆学士,开始仕途的一大跃升。

仅仅3年后,一个素少往来的族兄,却把他的余生带进了沟里。

在梓州4年任期满后,杨炯去了洛阳。出川途径巫峡,他写诗表达个人的追求和品性: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伤。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吕梁。美人今何在,灵芝徒有芳。山空夜猿啸,征客泪沾裳。

此时的杨炯是否会感激厄运,提升了他的诗风,造就了另一个他呢?我们不得而知,但苦难出诗人,似乎是一个残酷的真理。归来后的杨炯,不再汲汲于官场的得失,而是成了帝国政坛中的一个毒舌。

他官小位卑,朋友劝他谨言慎行,免得祸从口出,他却毫不在意。他曾当场对那些尔虞我诈、道貌岸然的朝廷官员进行冷嘲热讽,说你们都是“麒麟楦”。

别人问他,“麒麟楦”是什么东西?

杨炯便给他们解释说,你们在会聚饮宴之时,都看过玩耍麒麟的把戏吧?事先做好一件有头有角的麒麟皮,蒙在毛驴身上,扮成麒麟巡场奔跑。等到揭下那层皮,底下不过是一头蠢笨的毛驴。那头蠢笨的毛驴,就叫“麒麟楦”。

官员们恍然大悟,原来杨炯是在用这个词骂我们啊!

杨炯接着讽刺说,那些无德无才而身穿朱紫官服的人,跟毛驴披上麒麟皮又有什么区别呢!

尽管一生前途尽废,杨炯却活成了一个率性的诗人,不向权贵屈膝。连人品很一般的宋之问,都不得不感慨杨炯“气凌秋霜,行不苟合”。

马茂元如此评价杨炯的所作所为,他“怀才自负,充满着时代热情和功名事业的意念,但却不苟安于庸俗的官僚生活,或者是俯首帖耳地做个统治阶级倡优同蓄的御用文人”。

任何时代,做一个批判者都要付出代价。

果然,没过两三年,杨炯又被贬,贬到盈川当县令。

他是在盈川县令任上去世的,年仅43岁。

终其一生,就是个县令的命。但,这一点卑微的归宿,已经算是初唐四杰中结局最好的一个了。

4.初唐四杰中,杨炯是最后一个谢幕的,而最早谢幕、离开人世的那个,是他的同龄人王勃。

王勃,仅仅活了27年,他的光芒却照彻千年。他是真正映照帝国荣耀的天才,是当之无愧的初唐四杰之首。

史书记载,王勃6岁时便能作诗,且诗文构思巧妙,词情英迈。10岁以前,已经通读了历史典籍和儒家经典,并写书专门指摘经典注释的错误。12岁时,他偷偷离家出走,投拜长安名医兼术士曹元为师,学了十个月,“尽得其要”,把曹元的看家本领全学会了,这才返回家中。

17岁左右,王勃通过科举,授朝散郎,成为大唐最年轻的官员。后经吏部推荐,到沛王府担任修撰。

但,一个天才的好运,至此已经用光了。王勃的最后十年,将是命运的三连击。

唐王室盛行斗鸡,恃才逞能的王勃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声讨英王的斗鸡,为沛王拍马助兴。文章传到唐高宗那里,皇帝龙颜大怒,认定王勃蓄意挑拨王子之间的关系,于是下令将王勃革除官职,赶出沛王府。这是命运的第一击,它彻底改变了王勃的人生轨迹。

王勃的忧愤人生,开始了。他曾如此抒发心头之痛:天地不仁,造化无力。授仆以幽忧孤愤之性,禀仆以耿介不平之气。顿忘山岳,坎坷于唐尧之朝;傲想烟霞,憔悴于圣明之代。

时代是个好时代,可是人生的路,怎么就越走越窄呢?

他告别长安,四处远游。有意思的是,初唐四杰都曾一次或数次去了巴蜀,要么做官,要么出使,要么游历,四人之间相互结识的地方,最大的可能是长安,其次就是四川了。

整整漂泊了三年,王勃返回长安。他的诗赋越写越好,名气越来越大,杨炯后来给王勃的文集写序说,王勃“每有一文,海内惊瞻”。只要他有文章出来,绝对洛阳纸贵。

但是,还有更大的暴击在等着他。

王勃和一个叫曹达的官奴关系不错。曹达犯了罪,跑到王勃那里避祸,王勃收留了他。但风声一紧,王勃怕被揭发后自身难保,竟然把曹达杀了。

东窗事发。王勃按律当诛,恰逢朝廷大赦而免死,但被革除公职。他的父亲也受牵连而远贬为交趾令(今属越南)。王勃从此弃官沉迹,避居乡下老家。这是命运的第二击,一代天才陷入了穷途末路。

以前,他写送别诗是这样的: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如今,他写起送别诗,变成了这样: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从豁达到悲凉,中间只隔着一次人生劫难,让人无限唏嘘。

675年,秋天,王勃最后一次远行。他要去交趾探望父亲。途经南昌,正赶上洪州(即南昌)都督阎伯屿在重修落成的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获邀参加。席间,阎都督号召宾客为这座新楼阁赋诗作文。宾客们都知道,阎都督只是为了当众夸耀自己女婿孟学士的才学,所以纷纷推辞不写,好让孟学士当众发挥。

王勃忽然接过纸笔,说:“我来。”

据唐人笔记记载,阎都督顿时老大不高兴,起身离去,但又忍不住好奇名动天下的大才子王勃到底能写出什么。一会儿,手下报告:“开头写了‘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阎都督说:“这不过是老生常谈。”接着手下又报告:“他写了‘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都督不做声了。

等听到手下报告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阎都督大惊,叹服不已:“真是天才,这篇文章将永垂不朽!”

一篇光照文学史千年的《滕王阁序》,由此诞生。

在这之后,命运给了王勃第三击,也是致命的最后一击。从交趾探望父亲后,归途中,南海风急浪高,王勃失足掉进海中,惊悸而死。

676年,春夏之交,一颗巨星,悄然陨落。

同年,冬天,《滕王阁序》传到帝都,文人士大夫交口称赞。唐高宗命人取来一阅,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不禁连拍大腿:“千古绝唱,此乃天才!”越读越过瘾,接着问道:“现在,王勃在何处?朕要召他入朝!”

底下人吞吞吐吐:“王勃,已落水而亡。”

上至帝王,下至布衣,对所有爱好文学的人来说,这或许是初唐最大的一个噩耗。

5.初唐四杰的人生,诠释了什么叫天妒英才。在网上,初唐四杰,有时候被谐音成“初唐四劫”,也很贴切。

他们的“劫”,有个人的因素,也有时代的因素。但放眼唐朝289年,如果是晚唐的衰落期,身处其中的杜牧、李商隐,命运不佳,尚可理解,因为帝国的沉沦必然裹挟着个体的悲剧;但是初唐四杰生活的时代,整个帝国都处在上升期,他们却走向了反向的悲剧,帝国的机遇之门,并未能向有才之人打开,这恰是王杨卢骆四人更让人同情和悲悯的原因。

人生实苦,一个人要才、时、命三者同时兼具,才能活得出彩。但这又谈何容易?

历史往往是,个体的悲哀造就了时代的伟大。

初唐四杰是悲催的,但当他们在遍布荆棘的山路上奋力前行时,唐诗却是幸运的。

四杰出名之前,唐朝诗人的代表叫上官仪,他写的诗深得唐太宗喜爱,整个文坛纷纷效仿,当时人称“上官体”。但正如闻一多所说:“宫体诗在唐初,依然是简文帝时那没筋骨,没心肝的宫体诗。不同的只是现在词藻来得更细致,声调更流利,整个外表显得更乖巧,更酥软罢了。此真所谓萎靡不振。”

直到初唐四杰的横空出世,为唐诗注入了一股新鲜活力。他们将诗的主题扩大,突破宫廷的局限,贴近百姓,转向现实,不仅描绘市井生活,更延伸至边塞苦寒。诗风清新刚健,一洗朝中俗气。他们四人的努力,为唐诗日后的繁荣气象埋下了伏笔。明朝人胡应麟说,“唐三百年风雅之盛,以四人者为之前导也”。

文学的攀登,都是踏着前人留下的屐痕前行的。没有初唐四杰,就不会有后来的李杜、王孟、高岑、元白等名垂青史的CP。

可是,很多人不懂这个朴素的道理。他们在前行之后,反过来嘲笑前人的落后与过时,调侃前人的失败与悲哀。杜甫很看不惯这些哂笑的人。他为初唐四杰正名,说: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你们这些自以为是、不识珠玉的哂笑者,很快便会身名俱灭了,而王杨卢骆,四杰的光华将会传之久远,如同大江大河,万古长流。

我记得电影《王勃之死》有一个情节,虽然是虚构的,却颇有深意——王勃与知己杜镜对话。杜镜说:“大唐需要你的词章。”王勃答:“你错了,是我们需要大唐。”

时代,个人,国家,宿命,到底谁造就了谁?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上官萌萌数码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