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年为什么会放钱学森回国

2023-02-17 15:21:42 数码科技 1396

美国当年为什么会放钱学森回国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在钱学森回国之后,美国还曾多次邀请他再回美国,但是无一例外,都被钱老拒绝了。

钱学森是的导弹之父,关于他回国的故事是一段传奇,也是让国人难以忘却的历史。

当年在听闻新成立以后,钱学森便和夫人蒋英商量着回国。但是在当年美国麦卡锡主义的热潮影响下,因为怀疑其为党人和拒绝揭发朋友,钱学森被吊销了参加机密研究的证书,并且在港口准备坐船回国时被拦下。

随后钱学森携带的八百公斤书籍和笔记也被没收,并被抄家和关进了监狱,在此期间钱学森暴瘦三十斤,随后在其母校交了1.5万美金的巨额保释金后才被释放。

后来在我国多方的共同努力下,以朝鲜战争中俘获的11名美军飞行员作为交换,五年后钱学森才得以顺利回国。

神奇的是,在钱学森回国担任重要职位之后,美国又数次编造了各种理由,想要邀请钱学森再次回到美国。

这其中的理由包括学术交流,母校加州理工的“杰出校友”授予,以及领取美国科学和工程领域的最高荣誉——美国国家科学奖,并且提出会安排副总统亲自授奖。

美国国家科学奖分量之重,很多美国本土科学家终其一生,也没能获得,足见美国为了引诱钱学森回去,花了很大的心思。

但是这一切都被钱学森拒绝了,并且在后来的三次出国经历里,都没有美国。

那么为什么钱学森会拒绝呢?他给出了以下理由:

基于过往经历对美国不信任钱学森最初离开美国的时候,美国十分的不甘心,同时为了顾及面子,直接表示钱学森是被“驱逐出境”,取消了其合法公民身份。

当初做得如此绝情,后来又三番五次的示好,这其中的缘由,是个人都能看得明白。钱学森表示明显美国是在耍滑头,其中暗藏很多小心思,一旦回到美国,美国完全可以找到法律依据将其扣押,并且可能再也回不来了。

淡泊名利,对于美国的条件不感兴趣“如果说我钱学森为国家为民族做了点事儿,那就是最高的奖赏。我不稀罕那些外国荣誉头衔”,这是钱学森的原话。

不仅如此,钱学森还为自己定过五个规矩,即不走后门、不浪费钱、不用公费、不出国、不上排行榜(除特殊原因)。

这足以看出,钱学森以国家和民族为重,对一些荣誉称号和金钱并不感兴趣。事实上,在考虑到钱学森拒绝前往美国领奖后,美国派过来的基沃斯博士甚至提出,可以派美国科学院院长普雷斯教授前来授奖,但是依旧被钱学森拒绝。

除此之外,钱学森对自己在美国遭受的不公平待遇一直气愤不已,直言自己是被驱逐出境的,没有资格再次踏入美国,如果美国真的是真心实意授予其勋章,应当先公开道歉并反思。

要知道,当年钱老在美国的待遇,大约是二十万美元一年,这相当于当时四十个美国家庭的收入,而在回国后,钱老的待遇只有月薪335.8元,更别提学术环境、科研设备等其他东西了。

也难怪钱老后来不会在乎那一两个头衔了,并且他的故事也被人广为称颂,成为一段佳话和后人学习的楷模。

关于钱学森的资料美国当年为什么会放钱学森回国

文明的科学家

最著名的科学家有、竺可桢、钱伟长、侯德榜、童第周等。

1、,1930年9月生于北京,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杂交水稻育种专家,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先后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

2、竺可桢(1890.3.7-1974.2.7),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今属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人。科学院院士,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他对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及变迁等,对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都有深刻的研究。

3、钱伟长(1912.10.9—2010.7.30),江苏无锡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科学院院士。钱伟长兼长应用数学、力学、物理学、中文信息学,在弹性力学、变分原理、摄动方法等领域有重要成就。

4、侯德榜(1890年8月9日~1974年8月26日),生于福建闽侯,著名科学家,杰出化学家,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是世界制碱业的权威。

5、童第周(1902.5.28-1979.3.30),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生物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海洋科学研究的奠基人,生物科学研究的杰出领导者,开创了“克隆”技术之先河,被誉为“克隆之父”。

相关阅读

成为科学家的一个标志是首先是一个独立的研究者,也就是说一个科学家必需有参与科学研究,发表,交流等活动的自主性。这种自主性是和成果挂钩的,说白了所谓的成果无非就是发表文章或获得专利权。

这对于一位以科学研究为职业的科学家是至关重要的。在过去我们总强调科学家应该首先具备科学精神,也就是你如果想以科学发现为职业,就必须从精神上有一种献身,求实,严谨和持之以恒的内质,这就是所谓的科学精神

。随着科学研究成了一种社会建制,特别是当现代科学活动出现了主导的特征之后,科学就一下子从”小科学“变成了“大科学”,科学也随之变成了一种职业。

钱骥的故事

我们也要搞卫星

1957年,苏联相继发射两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打开了通向宇宙的大门。社会主义的苏联能够在科学技术上领先于资本主义的美国,令科学界大感振奋。

更令人激动的是,苏联捷报传来不久,便在党的八届二次会议上宣布:“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会议精神很快传达到,在钱学森等科学家的积极倡导下,“上天、入地、下海”的口号被喊了出来,其中的“上天”就是指要研制人造卫星。

作为一名“党内科学家”和空间物理研究所办公室的负责人,钱骥较早获悉了这项计划。为响应党组织的呼唤,钱骥立刻放弃已经小有所成的地震学研究,转而投向完全陌生的空间科技领域。到召开专题座谈会时,他手头已经积累了不少文献资料。钱骥不仅在会上介绍了火箭与人造卫星的相关情况,还提出人造卫星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从“任务带学科”这个角度考虑,其研发将会带动多种新兴技术发展。

同时,国务院也为人造卫星事宜召开了专门会议,责成和国防部五院负责人张劲夫、钱学森和王铮组织有关专家拟定发展规划草案,钱骥亦参与其中。

草案出手,人造卫星研究即被列为1958年的一项重大任务,代号就是“581”。“581”组组长为钱学森,实际工作由赵九章、卫一清两位副组长负责,钱骥担任办公室副主任和科技方面的主要助手。

当时,高、中级科研人员缺乏是困扰各个科研组织的最主要问题。由于全国都在落实十二年科学规划,各单位都亟须补充大学以上学历的研究人员,但刚毕业的大学生大部分被分配到工农业生产单位,还有一部分被当作师资补充到高等院校,能落实到科研单位的合格人才少之又少。因此,国防尖端技术研究部门普遍采用从各部门抽调技术人员的做法。“581”组经过组织协调,从正在沧县和黄骅县农村下放劳动锻炼的队伍中挑选了30余名技术人员,工程师何正华就是其中一位。

何正华回忆:“见到地球物理所人事科长,他询问我的姓名后,立刻讲‘你不要走出去了,等人们都来后一起开会,讲重要事情’。看他态度很严肃,我莫名其妙。当被点名到会的干部来齐后,他讲明来意,宣布经中央同意调大家到工作,任务十分紧急,且是机密性质,不能外传,要我们当天去北京不得拖延。”

在北京等待他的,正是钱骥。在何正华的启发下,钱骥的工作思路越来越清晰:人造卫星是一门“杂学”,必须打破以往调动单一学科力量的工作,建立各个学术领域融会贯通的系统总体,成立强有力的总体组进行统筹协调,使各部分先进技术都能体现在卫星研制中。观点很快变现,总体研究室被成立起来,由钱骥任室主任,统筹负责卫星、火箭头部总体设计以及卫星上天线、箭体天线、电源、结构、空间环境模拟设备等的研制。以此为起点,科学家正式开始探索“上天”的道路。

“‘581’的开拓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但它的命运却一波三折。项目刚‘上马’不久,就面临‘下马’的窘境。”杨照德回忆道。科学界和普通百姓对人造卫星研制工作的认识比较简单,在各方面物质条件不足的情况下贸然提出要放重型卫星为国庆十周年献礼。接着,全国各行各业都开始滥用“放卫星”一词,“放卫星”竟成了浮夸风、吹牛皮的同义词。

党中央很快意识到,放卫星绝非一蹴而就。、陈云下达指示:“卫星明后年不放,与国力不相称”“卫星还要搞,但要推后一点,因为国家经济困难”。党组根据中央精神,也提出“大腿变小腿,卫星变探空”等原则。“581”组研究任务就这样从人造卫星转向了探空火箭。

三家拧成一股绳

“善于把握时机,是钱骥的一种生活智慧。”杨照德说。

1960年冬,中央发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后,在主持下,和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党组共同制定了《关于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当前工作的十四条意见》,确定了科学家的根本任务、基本方针等,使科学家得以拥有“大计划下的小自由”。随着为科学家“脱帽加冕”工作的进行,科学界有了几分春风拂面的气象。

钱骥抓住机会,立刻向竺可桢等人再次陈述卫星研究工作、特别是总体工作的意义,终使人造卫星技术预研工作顺利开展起来。1965年前后,钱骥又协助赵九章上书中央,这一次,党中央终于对卫星上天作出批示。那年春节后的第二天晚上,钱骥等人便迫不及待地到赵九章家里聚会,想到多少年的梦想就要付诸实践,大家都兴奋极了。赵九章冷静后对大家说:“我们一直盼着的这一天终于要来到了,但是,发射卫星不是一件小事,我们要注意保密,要作为一条纪律不许外传。”

“581”组又忙碌了起来。这一次钱骥负责技术抓总,他将卫星绝密任务传达给总体组的业务骨干,对大家进行动员,并提出了设计原则。很快,报告、方案、设想接连出炉,在翔实的资料基础上,卫星研制计划终于再次起航,明确要在1970年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任务临时代号沿用“581”(后改为651),定为绝密级。

“581”组所有的成员都没有搞过卫星,制定研制方案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要设计出合理方案,必须先对卫星重量等最基本的参数有所了解,这些信息又必须根据火箭的运载能力和卫星的具体任务来确定。然而,由于两弹相关工作都严格保密,别说“581”组成员,就连赵九章等科研带头人都对“两弹系”的火箭发展情况一概不清楚,只了解气象火箭的一些数据,不足以支撑研究。大家普遍感到,有关部门之间亟须进行必要的技术交底,“两弹一星”必须“三家拧成一股绳”。那么,怎么才能在保守的情况下顺利沟通科研信息呢?

钱骥的总体组再次发挥了作用。在与上级沟通、确定可获悉的秘密范围后,钱骥便经常率领总体组成员出入各个分系统研制单位了解情况,协调技术问题,召开技术协调会。在技术论证过程中,假如涉及到不易把握的武器保密问题,也由钱骥等负责同志研究处理。

通过在地球物理、天文、力学、自动化、生物领域中“穿针引线”,“581”组顺利确定了“东方红一号”卫星各分系统的组成方案,并解决了许多技术问题。何正华等科研人员提出,要通过卫星发送《东方红》音乐。他们激情澎湃地解释道,在卫星上放音乐,采用广播电台东方红音乐电台呼叫声,是个政治标志,全国公认、全球公认!

上官萌萌数码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