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的资料及其出过的书

2023-02-17 16:08:49 数码科技 1396

余光中的资料及其出过的书

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2017年12月14日),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1947年毕业于南京青年会中学,入金陵大学外文系,1949年转厦门大学外文系,1952年毕业于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TheUniversityofIowa)艺术硕士。先后任教东吴大学、师范大学、大学、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年任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年任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并兼任中文大学联合书院中文系主任二年。1985年,任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被誉为文坛的“璀璨五彩笔”。驰骋文坛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共40余种。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其诗作如《乡愁》、《乡愁四韵》,散文如《听听那冷雨》、《我的四个假想敌》等,广泛收录于大陆及港台语文课本。2017年12月14日,余光中教授于逝世,享年89岁。

详细资料:

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生于南京。在秣陵路小学(原崔八巷小学),南京市第五中学(原南京青年会中学)读书。1947年,毕业于南京青年会中学,分别考取北大及金陵大学。因北方不宁,入金大外文系。1948年,创作初期,20岁,发表第一部诗集。1949年,年初内战转剧,随母自南京逃往上海,再去厦门,转厦门大学外文系二年级下期。7月,随父母迁,失学一年。1950年,5月到,9月考入大学外文系三年级。1952年,台大毕业,作《舟子的悲歌》诗集出版。以第一名考进联勤陆海空军编译人员训练班。1954年,与覃子豪、锺鼎文、夏菁、邓禹平等人共创“蓝星诗社”。1956年,退役。在东吴大学兼课。9月,与范我存结婚。1958年,获亚洲协会奖金赴美进修,在爱荷华大学修文学创作、美国文学及现代艺术。1959年,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回台任师大英语系讲师。1961年,赴菲律宾讲学。在东吴、东海、淡江兼课。1964年,应美国国务院之邀,赴美讲学一年,先后授课于伊利诺、密西根、宾夕法尼亚、纽约四州。1965年,任西密执安州立大学英文系副教授一年。1966年,返台。升任师大副教授。在台大、政大、淡江兼课。1969年,应美国教育部之聘,赴科罗拉多州任教育厅外国课程顾问及寺钟学院客座教授二年。1971年,由美返台。升任师大教授,在台大、政大兼课。1972年,获澳洲文化奖金,暑假应邀访澳洲二月。应世界中文报业协会之邀,赴港演讲。转任政大西语系主任。执教港中大1974年,转任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1975年,兼任中文大学联合书院中文系主任二年。1980年,休假一年,回台担任师大英语系主任,兼英语研究所所长。1981年,出席中文大学“四○年代文学研讨会”,初晤柯灵与辛笛,并宣读论文“试为辛笛看手相”。1985年,离港返台,任高雄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外文研究所所长。行前中华文化促进中心举办“余光中惜别诗会”,由戴天主持。1990年,获选为笔会会长。1992年,担任中文大学新亚书院“龚氏访问学人”。1993年,中文大学联合书院邀请担任“到访杰出学人”。1995年,厦门大学邀请返校演讲,并颁赠客座教授。1997年,中文大学举办“两岸翻译教学研讨会”,应邀发表主题演说。2003年,获中文大学颁予荣誉文学博士。2007年,荣聘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荣誉院长。2010年,携夫人及女儿出访江南大学,并受聘为江南大学客座教授。同年,余光中来到屈原故里湖北秭归,参加首届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暨海峡两岸屈原文化论坛,专门创作了纪念屈原的诗歌《秭归祭屈原》。6月17日,余光中参加海峡两岸屈原文化论坛,受聘为三峡大学客座教授,为该校师生作了题为《我的四度空间》的报告。余光中2011年3月24日,国立中山大学于其校逸仙馆举办“书写·世界发光余光中诗韵与音符的交响”的讲座,由国立中山大学外国语文学系余光中教授和国立政治大学文学研究所陈芳明所长,以谈话的面对学生演讲。4月,受邀出任浙江大学客座教授。2012年4月20日,受聘担任北京大学“驻校诗人”。2014年4月,受邀担任澳门大学“驻校作家”。

2015年2月27日至3月6日,余光中教授访问中文大学,主持新亚书院六十五周年院庆学术讲座暨第二“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其间,余教授主讲了三场公开讲座,探讨中西诗人和诗歌的特色与异同,并分享赏析诗歌朗诵的心得。

主要作品

作品名称出版社出版时间

《余光中经典》海峡文艺出版社2007年

《乡愁》文学出版社1971年

《石器时代》文艺出版社1952年

《歌》野风出版社1952年

《五陵少年》文星出版社1967年

《天国的夜市》三民出版社1969年

《敲打乐》蓝星诗社1969年

《在冷战的年代》蓝星诗社1969年

《白玉苦瓜》大地出版社1974年

《天狼星》洪范出版社1976年

《与永恒拔河》洪范出版社1979年

《余光中诗选(1949-1981)》洪范出版社1981年

《隔水观音》洪范出版社1983年

《紫荆赋》洪范出版社1986年

《梦与地理》洪范出版社1990年

《安石榴》洪范出版社1996年

《五行无阻》九歌出版社1998年

《余光中诗选第二卷(1982-1998)》洪范出版社1998年

《高楼对海》九歌出版社2000年

《藕神》九歌出版社2008年

《左手的缪思》文星出版社1963年

《逍遥游》文星出版社1965年

《望乡的牧神》纯文学出版社1968年

《焚鹤人》纯文学出版社1972年

《听听那冷雨》纯文学出版社1974年

《青青边愁》纯文学出版社1977年

《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纯文学出版社1981年

《凭一张地图》九歌出版社1988年

《隔水呼渡》九歌出版社1990年

《从徐霞客到梵谷》九歌出版社1994年

《井然有序》九歌出版社1996年

《日不落家》九歌出版社1998年

《蓝墨水的下游》九歌出版社1998年

《连环妙计》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

《梵谷传》重光文艺出版社1957年

《老人和大海》重光文艺出版社1957年

《英诗译注》文星出版社1960年

《美国诗选》今日世界出版社1961年

《英美现代诗选》学生出版社1968年

《录事巴托比》今日世界出版社1972年

《不可儿戏》大地出版社1984年

《土耳其现代诗选》林白出版社1984年

《的扇子》大地出版社出版社1992年

《守夜人》九歌出版社出版社1992年

《理想丈夫》大地出版社1995年

成就荣誉余光中著作展(中文大学)1962年,文艺协会文艺奖章。1982年,54岁,《传说》获台北新闻局金鼎奖歌词奖。1984年,56岁,获吴三连文学奖散文奖。1985年,57岁,获新诗推荐奖。1989年,61岁,主编的《中华现代文学大系》出版,并以此书获金鼎奖图书类主编奖。获选为联合副刊第一位“每月人物”。1990年,62岁,获选笔会会长。1991年,63岁,获美西华人学会的“文学成就奖”、翻译学会的荣誉会士衔。1994年,66岁,评论集《从徐霞客到梵谷》获《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1996年,68岁,《井然有序》获《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1997年,69岁,获吉林大学颁授客座教授名衔及东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名衔。获诗歌艺术学会颁赠“诗歌艺术贡献奖”。1998年,70岁,广电基金会拍摄“诗坛巨擘--余光中”影集。获颁文工会第一届五四奖的“文学交流奖”、中山大学“杰出教学奖”、中华“斐陶斐杰出成就奖”、行政院新闻局“国际传播奖章”。散文集《日不落家》获《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七十大寿发表新作及新书出版等活动,被电视公司“人与书的对话”选为1998年“十大读书新闻”之第六。1999年,《日不落家》获颁吴鲁芹散文奖。2000年,72岁,诗集《高楼对海》获《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2001年,73岁,获第二届“霍英东成就奖”。人物评价余光中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梁实秋评)余光中以诗歌创作为主,复以散文及评论扬名。其诗作多发抒诗人的悲悯情怀,对土地的关爱,对环保的指涉,以及对一切现代人事物的透视解析与捕捉。作者自传统出发走向现代,复又深入传统。(网评)余光中从诗歌艺术上看,余光中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诗人”。他的作品风格极不统一,一般来说,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且兼有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之精神,创作手法新颖灵活,比喻奇特,描写精雕细刻,抒情细腻缠绵,一唱三叹,含蓄隽永,意味深长,韵律优美,节奏感强。他因此被尊为诗坛祭酒。他的诗论视野开阔,富有开拓探索的犀利朝气;他强调作家的民族感和责任感,善于从语言的角度把握诗的品格和价值,自成一家。(网评)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写作风格变化的轨迹基本上可以说是整个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归。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把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变为亲切,显示了由西方回归东方的明显轨迹,因而被诗坛称为“回头浪子”。(网评)在新诗领域,余光中是艺术至上的拥护者;而在散文中,他认为,通过教育的普及,在大众化的基础上,文学是有机会兼顾艺术化的。他将五四运动以来的散文,以口语入文的散文和大众化划上等号,而称艺术化的散文为现代散文,意味着这类散文兼具现代人的生活内涵和创作形式上的现代手法。(新闻网评)余光中教授是一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学大师,以现代诗和散文享有盛誉。余教授的诗作多抒发诗人的悲悯情怀,对土地的关爱,以及对一切现代人、事、物的透视、解析与捕捉。此外,余教授还从事评论、编辑、翻译,皆有杰出成就。余教授毕生创作、治学,诲人不倦,于艺文,于学术,于社会,贡献深远;哲人其萎,范典永垂。(中文大学悼文)余光中走了,在七十年的文化史上,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从疼痛彻骨的迁徙思乡,到意气风发的“希腊天空”的追寻,到回眸凝视决定拥抱枋寮的泥土,到最后在自己拥抱的泥土上又变成异乡人,余光中的一生就是一部跨世纪的疼痛文化史。(龙应台评)余光中先生才兼诗文,情系两岸,学融中西,为人温良敦厚,是当代文学灿烂群星之一。巨星殒落,我心悲伤。今夜星光,地久天长。(韩少功评)

千岛湖过年的习俗资料

住的是石瓦屋,围的是麻绣裙,听的是睦剧歌,看的是竹马舞,吃的是又薄又脆又香的玉米饼,嘴里还唱着:“脚踏白碳火,手捧苞芦果,除了皇帝就是我。”这便是山越之地淳安县独特的民风。

岁时习俗重视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俗叫七月半)、中秋。

凡逢节做米馃、馒头、油馃、油炸豆腐粽子,不做年糕。春节从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起,杀猪宰羊,张贴春联,祭祖上坟,中堂悬挂太公太婆像。正月初一不出门探亲访友,初二为公认的探亲访友日,大村子请戏班演三日三夜大戏,主要是请徽班、横江班(婺剧)、的笃班、三脚班。

跳竹马,唱三脚戏(睦剧)是淳安特有的文化娱乐和剧种。淳安县跳竹马起源于明代。传说朱元璋被张士诚打败后,躲在淳安梓桐的打铁山石洞里,恰逢一匹竹扎架子外糊彩纸的竹马,他用鞭一抽,竟然昂首长啸,痴风快步奔跑起来。凭借这匹神马,他所向无敌,打败了元军,夺取了帝位。后来,淳安老百姓就制作竹马祭奠祖宗。起初的竹马只作祭具,腹中点蜡烛,用来观赏。近年对跳竹马作了改进与创新,多次参加杭州西博会表演。在全国六城市民向文艺表演中,获得了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

睦剧是新安文化融合外地文化的特产,是全国315个地方剧种这一,唯淳安独有。睦剧戏情简明,情节风趣,语言通俗,生活气息浓厚,边歌边舞,表演自如生动,以表演喜剧、闹剧见长,不出皇帝不出官,演的尽是农民身边事,唱腔粗犷豪放,伴奏以二胡为主,音乐以湖广调、三脚调、杂调三大类,常年活跃在农村,颇受农民欢迎。

端牛节的由来资料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两千多年来,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

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

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端牛节的由来,济宁开个五金店大概...开个五金店大概要多少钱,全国连锁,厂家直营,电动车...中视联动科技(北京)...广告端牛节的由来,开个五金店大概需要...开个五金店大概需要多少钱,各类五金工具齐全,上千款...中视联动科技(北京)...广告相关问题端牛节春节元宵有哪些来历一、端午节的来历有多种说法:

1、源于纪念屈原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

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

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2、源于纪念伍子胥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

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

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

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

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3、源于纪念孝女曹娥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4、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二、春节的来历,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的是,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另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三、元宵节的来历也有多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第二种说法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再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1浏览1152017-02-21端午节的资料历史来历端午节起源说法众多,其中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1、纪念屈原说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2、纪念伍子胥说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3、纪念孝女曹娥说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孝女曹娥之日。4、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说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5、龙的节日说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6、恶日禁忌说汉代人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且有“不举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婴儿无论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抚养成人。一旦抚养则男害父、女害母。甚至出现了“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屋,令人头秃”等说法。这一习俗至迟从战国开始流行,迄至汉代盛行不衰。此俗在汉人王充的《论衡》、应劭《风俗通》以及《后汉书》中,多有记载。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以除瘟、驱邪、求吉祥,因而出现了相关的文化活动,形成了颇有特色的端午节。7、夏至说首倡夏至说者为黄石先生,1963年他在《端午礼俗史》(秦兴书局1963年出版)一书中提出,端午节如之水发源于远古时代,三代汇为川流,秦汉扩为河,唐宋纳百川而成湖海。端午节源于夏至说闻世后,学者吞吐百家,从更广泛的视野去研究。1983年,谦先生在《端午始源又一说》(《文史知识》1983年5期)中,认为端午来自夏、商、周时期的夏至,且提出端午节中“斗百草”、“采杂药”等与屈原无关。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入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三)《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2006年12月在韩国首尔举办的国际学术会上,社科院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何星亮先生,再度完善了夏至说,又提出端午节即夏至。8、源于蓄兰沐浴说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古人五月采摘兰草,盛行以兰草汤沐浴、除毒之俗。《大戴礼记·夏小正》:“五月,……煮梅,为豆实也,蓄兰为沐浴也。”屈原《九歌·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此俗流传至唐宋时代,又称端午为浴兰之月。9、纪念介子推说据东汉时期蔡邕《琴操》中载,端午节系为纪念先贤介子推。10、源于勾践操练水军说宋代高承《事物纪源》刊文,端午源于春秋时期越王勾践于是日操练水军。128浏览124592017-09-07端牛节的来历(325字)你好,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两千多年来,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30浏览2062016-06-19简介端午节的由来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学术界主要有四种观点:1.流传甚广的“历史人物纪念”观点,依据南朝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及宗檩的《荆楚岁时记》,认为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还有认为是纪念伍子胥、纪念曹娥等。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2.闻一多先生认为端午节是古百越族举行龙图腾崇拜活动的节日,他在《端午考》及《端午节的历史教育》(见《闻一多全集》)篇论文中详细论证了他的观点。考古研究的发展和发掘的大量出土文物证实,闻一多先生的考证是科学的。的珠江流域、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同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源地。从发掘的原始文化遗存和史籍记载结合起来看,长江以南曾世代繁衍生息着一个崇拜龙图腾的族群,即古越族(亦称百越族),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龙祖的节日。3.认为端午节起源于"恶月恶日"(见张心勤《端午节非因屈原考》)。汉代人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且有“不举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婴儿无论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抚养成人。一旦抚养则男害父、女害母。甚至出现了“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屋,令人头秃”等说法。这一习俗至迟从战国开始流行,迄至汉代盛行不衰。此俗在汉人王充的《论衡》、应劭《风俗通》以及《后汉书》中,多有记载。4.说端午节源于夏至(详见谦《“端午”始源又一说》)。首倡夏至说者为黄石先生,1963年他在《端午礼俗史》(秦兴书局1963年出版)一书中提出,端午节如之水发源于远古时代,三代汇为川流,秦汉扩为河,唐宋纳百川而成湖海。端午节源于夏至说闻世后,学者吞吐百家,从更广泛的视野去研究。1983年,谦先生在《端午始源又一说》(《文史知识》1983年5期)中,认为端午来自夏、商、周时期的夏至,且提出端午节中“斗百草”、“采杂药”等与屈原无关。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入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三)《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

上官萌萌数码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