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话小暑三吃三不准具体指的是啥

2023-02-20 13:24:30 数码科技 1396

农村老话小暑三吃三不准具体指的是啥

人,对二十四节气一点都不陌生,今天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夏天的第五个节气,“小暑”。在农村,有这么一个说法,“小暑过,一日热三分”,也就是说,过了小暑,天气也慢慢变热,即将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也有这样的记载,“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这个时节,就算生活在山清水秀的农村,酷暑的到来也是常常会让农村人焦躁烦闷。

小暑的节气,在农村有不少的饮食习俗,不仅是应对适应天气炎热的对策,也是对夏秋季节期待丰收的渴望。这些俗语,比如今天莲妈要说的“小暑三吃三不准”,在农村,小暑的节气要吃哪些食物,又有哪些是不准做的呢?

进入小暑,天气炎热,出汗增多,人的热量消耗很大,在养生保健上要以补充体力,解暑的食物为主,这就有了小暑“吃三宝”的习俗。

吃莲藕

在农村,小暑时节吃藕的习俗由来已久。早在咸丰年间,莲藕就被钦定为御膳贡品了。“藕”与“偶”同音,在民间,是对婚姻的一种祝福,又因其“出淤泥而不染”,它与荷花同作为清廉高洁的象征。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就有小暑前后吃藕的习俗。将藕切成块,炖软之后加上蜂蜜当凉菜吃。还有些地方,将藕切成小片,加入泡椒葱节炒来食用。因藕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非常适合夏天解暑食用。

吃鳝鱼

小暑前后一个月左右的鳝鱼,是相当的肥美,在四川的一些农村,年轻人经常晚上结伴去秧苗田里抓鳝鱼和小龙虾。打着手电筒,有些还戴着头灯,每个年轻人手里都提着一个桶,小伙子往往手里还会拿着一个用竹子做成的夹子,夹子的头上会有齿,夹住鳝鱼防止它逃脱,一路上说说笑笑,一到田里就悄然安静下来,只听得到脚踩秧田的水声。鳝鱼性温味甘,在中医里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的功效。

吃绿豆芽

在这炎热的夏天吃绿豆芽,因其热量很低的原因,成为了这个节气非常畅销的蔬菜。绿豆芽有清热解毒除湿的功效,水分和纤维含量都非常高,能够很好的促进肠道蠕动。在我们这里,绿豆芽通常用来炒,有闲心的农妇会把绿豆芽的根须一根一根掐掉洗净,倒入菜籽油,加入泡椒葱节翻炒一下即可,炒好的绿豆芽带有清香的味道。

小暑吃新

小暑时节,在有些地方粮食已经收获了,也就有了“吃新”的说法,意思就是将新收获的粮食和旧的粮食混合起来做饭吃,寓意来年会有好的收成。小暑过后,吃新米,吃新面在当今农村也慢慢成为一个习俗。当新丰收的粮食收成之后,首先会将这些做成米饭供给祖先,以保来年风调雨顺,每家都会准备上新米,然后喝上一口小酒,这是来自大自然的恩赐,也是对自己辛苦劳动的一种慰藉。

在农村,小暑节气除了吃三宝,还有老年人经常提到的“三不准”,那他们说的三不准又是哪三呢?

不洗凉水澡

小暑之后,随着天气的越来越热,体感温度会越来越高,很多年轻人经常在从户外回家里,为了贪一时的凉快,就用凉水洗澡。表面上看冲凉对温度有控制了,但是殊不知,这时候湿气也随着身体的毛孔偷偷地进入了。经常这样,会让体内的湿气越积越多,很多疾病就慢慢找来了。所以,老年人经常告诉年轻人,切勿一时贪凉,凡是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不坐木头

在农村,有句“夏不坐木、冬不坐石”的说法,意思是说,夏天不要坐木头,小暑过后,强对流天气越来越频繁,雷雨暴雨是时常有的事,用木头做成的桌椅板凳暴露在农村潮湿的空气中,表面上看上去是干燥的,实际上里面却是非常潮湿的。长期做的话,木头里面的湿气会进入人的身体,导致风湿等疾病的发生。

不要“夏练三伏”

人们常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当小暑节气过后,我国白天的气温普遍都是高温,在炎热的太阳下工作或者种地,很容易出现中暑的情况,如果要锻炼,都要选择早晚比较凉快的时候。

你觉得还有哪些小暑节气能吃的食物呢?还有哪些事情这个节气不能做呢?欢迎大家在下方跟莲妈交流沟通。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若侵权联系删除)

欢迎关注【莲妈说三农】并在下方留言评论,一起分享更多农村趣闻和趣事,交流讨论农村轶事。

农谚语大暑前小暑后两署之间种绿豆

农村种植豆类适宜地温达到15度以上发牙好,生长快,一般都是在农历的四月份播种,也就是阳历的五月,也是大暑前,小暑后,如果播种过早,地温较低,种子不发芽,甚至会烂在地里,夏令播种掌握农时是主要的,植物过了时令会耽误了扬花授粉期,豆类,芝麻,棉花都一样,绿豆,芝麻播种过早过晚都会影响它的产量,农民有一句俗语是;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这就是说早绿豆,迟芝麻,空欢喜的来由。

小暑下雨有什么说法

说法一:小暑下几点,大暑没河堤

很多地方的民俗认为小暑下雨,那么大暑便会有洪涝灾害,但是每年的天气情况不同,这种说法的科学依据也很少,所以只能当做参考。

说法二: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

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在小暑节气这天,如果不是晴天,是阴雨天气的话,那么在大暑的时候天气会很好,温度会很高。古人用“晒开石头”是来形容当的俗语。所以这是根据当地的气候特征才产生的民谚。

说法三:小暑一声雷,倒转半月做黄梅

其实,小暑节气打雷还和梅雨也是有着很紧密的关系。比如在上海地区,就有着“小暑一声雷,倒转半,月做黄梅”的说法,就是说如果在小暑的时候打雷,那么预兆雨带还会在长江中下游维持一段时间。在江苏地区还有着“小暑一声雷,要做七十二个野黄梅”的说法。

我国各地流传着许多生动易懂的气象谚语,从中我们或可获知一二,例如:

“小暑有雨旱,小寒有雨冷。"(桂)

“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苏)

“小暑下几点,大暑没河堤。"(冀)

“雨打小暑头,四十五天不用牛。"(苏)(意指如果小暑那天下雨,以后要很长时间都是雨天,一时用不上牛了)

“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苏、湘)

可见,小暑天下雨,对其后天气的晴雨还是有一定预报作用的,有经验的农民朋友就可以以此为参考,来进行下一步的作物管理规划。

另外,小暑节气打雷和未来天气晴雨状况也有着相应的关系。例如,对小暑节气与黄梅的关系,有“小暑一声雷,倒转半月做黄梅”的谚语。小暑时节的雷雨常是“倒黄梅”的天气信息,预兆雨带还会在长江中下游维持一段时间。

上官萌萌数码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