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碧玉簪「戏曲名字大全」

2022-11-24 21:55:32 数码科技 1396

黄梅戏碧玉簪

越剧、黄梅戏与京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越剧和黄梅戏是我喜欢的两个剧种,这两个剧种有很多共通之处,比如:语言都很接近普通话,音乐曲牌都趋向于流行音乐等。

回顾新中国电影史上叱咤影坛的越剧老电影,回味留存的不朽艺术。主要有:

1、《梁山伯与祝英台》

1953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由徐进、桑弧编制并导演,袁雪芬饰祝英台、范瑞娟饰梁山伯,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国产彩色戏曲艺求片。上海地区于1954年8月公映。

2、《情探》

1957年由上海越剧院创排,安娥、田汉编剧,陈鹏导演,傅全香饰敫桂英,陆锦花饰王魁,1958年4月该剧由上海江南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

3、《追鱼》

越剧《追鱼》与《情探》一样,编剧安娥、田汉,筱桂芳饰张珍、王文娟饰鲤鱼精,1958年8月该剧由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色戏曲艺术片。在电影《追鱼》中,张珍改由徐玉兰扮演。

4、《红楼梦》

越剧《红楼梦》是座丰碑。编制徐进,1962年由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和香港金声影业公司将该剧摄制成上、下两集彩色戏曲艺术片,由岑范导演,徐玉兰饰贾宝玉、王文娟饰林黛玉,徐玉兰、王文娟的《红楼梦》轰动全国,观众之多均创历史记录。

5、《碧玉簪》

《碧玉簪》是传统骨子老戏。1962年该剧由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和香港大鹏影业公司摄制成戏曲艺术片,由吴永刚导演,金采凤饰李秀英、陈少春饰王玉林。

6、《祥林嫂》

1978年该剧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和香港凰影业公司摄制成彩色宽银幕戏曲艺术片,由袁雪芬饰祥林嫂、史济生饰贺老六。

7、《五女拜寿》

《五女拜寿》是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立团剧目。1984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将该剧拍摄成电影,曲张弦声执导,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演出。获得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

黄梅戏电影有:

1、《天戏配》

1955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改编桑弧,导演石挥,主演严凤英,王少舫。

2、《夫妻观灯》,

1956年由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摄制,主演严凤英、王少舫。

3、《女驸马》

1959年6月-10月,由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摄制,改编陆洪非,导演刘琼,主演严凤英,潘璟利,王少舫,张云风。

4、《牛郎织女》

1963年6月,由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与香港大鹏影业公司联合摄制,彩色片,编剧陆洪非等,导演岑范,主演严凤英,王少舫,黄宗毅。

5、《槐荫记》

1963年6月,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与香港繁华影业公司联合摄制,彩色宽银幕片,导演顾而已,主演董文霞,夏承平。

6、《孟姜女》

1986年2月,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摄制,彩色遮幅式片,编剧王冠亚,导演沙丹,主演杨俊,张辉。

7、《山乡情悠悠》

2000年,根据安庆市黄梅戏《柳暗花明》改编,赵媛媛,董家林主演。安徽省电影发行总公司出品。

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较高的声誉。

除了对黄梅戏演唱艺术有突出成就的严凤英、王少舫等老一辈艺术家外,中青年演员马兰、吴琼、韩再芬等相继在舞台上、银幕上和电视屏幕展现了各自的英姿,引起了观众的注视。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五大戏曲均以到很大的发展,而且在传统戏曲的传承和后继有人方面都有很大的长进!这是非常可喜的,也是值得庆贺的…!

戏曲名字大全

龙吊孝》、《白帝城》、《李陵碑》、《四郎探母》、《赤桑镇》、《上天台》、《凤还巢》、《龙凤呈祥》、《遇皇后.打龙袍》、《打金枝》、《三娘教子》、《乌盆记》、《天女散花》、《浣纱女》、《宇宙锋》、《生死恨》、《穆桂英挂帅》、《廉锦枫》、《贵妃醉酒》、《杨门女将》、《断密涧》、《十老安刘》、《望江亭》、《战太平》、《梅龙镇》、《定军山》、《文昭关》、《春秋配》、《红娘》、《徐母骂曹》、《洪母骂畴》、《哭秦庭》、《捉放曹》、《击鼓骂曹》、《白蛇传》、《赵氏孤儿(《搜孤救孤》)、《岳母刺字》、《金玉奴》、《打金枝》、《望儿楼》、《野猪林》、《长板坡》、《五台会兄》、《洪羊洞》、《三英战吕布》、《尤二姐》、《界牌关》、《将相和》、《苏武牧羊》、《萧何月下追韩信》、《打登州》、《徐策跑城》、《辕门斩子》、《三家店》、《让徐州》、《法门寺》、《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砸銮驾》、《铡包勉》、《铡美案》、《铡判官》、《探阴山》、《牧虎关》、《桑园会》、《连环套》、《坐楼杀惜》、《十字坡》、《谢瑶环》、《刺王撩》、《御果园》、《盗御马》、《锁五龙》、,《九江口》、《西厢记》、《樊江关》、

黄梅戏碧玉簪「戏曲名字大全」

南北戏曲的差别

南北方戏剧的差异

中国的戏剧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京剧被推为国粹,其他剧种也是派系林立种类繁多,不过细一琢磨,基本可以分作北方戏剧和南方戏剧两大类。北方以豫剧、晋剧、秦腔、河北梆子为代表,南方的以黄梅戏和越剧为代表。她们二者在风格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首先是题材的差异。北方戏剧的剧目大多以军事题材为主,如晋剧的《空城计》、《韩琦杀庙》、《穆桂英挂帅》、《辕门斩子》等,秦腔中的《斩单童》,豫剧的《花木兰》、《朱元璋斩婿》、《长坂坡》、《破渑池》等;南方戏剧多以爱情题材为主,如越剧中的《西厢记》、《碧玉簪》、《孟丽君》、《梁山伯与祝英台》、《孔雀东南飞》,黄梅戏里的《天仙配》、《女驸马》。

其次是唱腔与服饰的差异。北方戏剧的唱腔高亢有力粗犷豪放,南方戏剧则是婉转缠绵莺声燕语;北方戏剧的服饰往往是大红大紫色彩绚丽,南方的则是清素淡雅浓淡有致;包括脸谱也是北方浓墨重彩,南方的几近素面朝天。

再次是伴奏器乐的差异。北方戏剧的乐器以打击乐器为主,如锣、鼓、铙钹等;南方戏剧的乐器以管弦乐器为主,如笛子、扬琴、古筝、琵琶等。

南北方戏剧风格的差异,实际是地域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她反映了我国幅员辽阔文化多元多样的特点。

黄梅戏最好听的十首唱词

张辉《和氏璧》“你在哪里”

《苏东坡》与谢思琴对唱“黄州美景花烂漫”

《李四光》“秋风红叶”

“李四光何德何能”

“地震前沉默的”电话(这个不知道名字,具体可看视频等电话的那段)

《罗帕记》“描容”

《梁祝》“山伯描药”与吴琼对唱的“望你望到谷登场”

《啼笑姻缘》“风花雪月”

《双下山》里小和尚的唱腔都很诙谐,比如“一弯明月像镰刀”

老和尚的一句唱腔“她是老虎来不是人,

写出几种你所知道的剧种,并列出其有代表性的剧作(最少4种)

我国剧种分类及其代表

一、我国著名的剧种概括:

剧种,即戏剧的种类。中国的民族戏曲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有据可考的有275个剧种,如昆曲、京剧、豫剧、评剧、越剧、黄梅戏、粤剧等。其中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评剧依次为五大戏曲剧种。

二、五大剧种及其代表作:

1、京剧:

代表的剧目有:《廉吏于成龙》《奇袭白虎团》《野猪林》《八大锤》《空城计》《霸王别姬》《三击掌》《六月雪》《四进士》《搜孤救孤》。

2、豫剧:

代表的剧目有:《春秋配》、《梵王宫》、《三上轿》、《黄鹤楼》、《三拂袖》、《涤耻血》、《桃花庵》、《对花枪》、《天地配》、《铡美案》、《龙凤令》、《玉虎坠》、《十面埋伏》、《南阳关》、《金囍记》、《贺后骂殿》、《对绣鞋》、《天国盛会》、《秦雪梅》、《三上关》、《女贞花》、《劈山救母》、(《香囊记》又名《抬花轿》)等。

3、越剧:

代表的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西厢记》《祥林嫂》《何文秀》《碧玉簪》《追鱼》《情探》《珍珠塔》《柳毅传书》《五女拜寿》《沙漠王子》《盘夫索夫》《盘妻索妻》《九斤姑娘》《山河恋》《玉堂春》《血手印》《孟丽君》《打金枝》《玉蜻蜓》《荆钗记》《西园记》《春香传》《白蛇传》《李娃传》《白兔记》《汉宫怨》《红丝错》《花中君子》《汉文皇后》《三看御妹》《金殿拒婚》《孔雀东南飞》《王老虎抢亲》《穆桂英挂帅》《陆游与唐琬》《狸猫换太子》《家》等。

4、黄梅戏:

代表的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槐荫记》、《女驸马》、《孟丽君》、《夫妻观灯》、《打猪草》、《柳树井》、《蓝桥会》、《路遇》、《王小六打豆腐》、《小辞店》、《玉堂春》等。

5、评剧:

代表的剧目有:《白蛇传》《拜月记》《包公赔情》《包公三勘蝴蝶梦》《茶瓶计》《春香传》《打金枝》《打狗劝夫》《窦娥冤》《杜十娘》《对花枪》《疙瘩屯》等。

上官萌萌数码科技